怎么练习抗打能力

2024-12-05 10:16: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练习排打对于抗击打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并不是练排打就是提高抗击打的唯一途径,抗击打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身体整体素质的提高,比如肌肉的发达程度(长得很单薄即使练排打,可是也会被别人一拳打“透”,因为没有肌肉提内脏承受)、骨骼的硬度(其实排打往往会陷入“磨皮”的误区,但真正实战中更重要的是骨骼的强度,我曾经看过一个自由搏击的视频,就是两个人胫骨对胫骨踢,结果其中一个人小腿折了,惨不忍睹)等等。
说道排打,应该把更多的主力放在几个关键内脏的对应位置。比如胃,这是一个很难练的地方,实战中它受到的击打几率很大,但他反而是最怕打得地方之一。所以胃部就需要下更多的功夫,但这并不等于简单的加大运动量,因为那样反而会伤害胃。应该把时间(计划)订长,比如有一个半年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轻到重,具体的时间是不能定成你所谓的“方案”的,你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我详细你也知道哪些书上说的“百日”“一个月”什么的都是一个参考,并且很坑人,你按他说的时间加运动量弄不好会受伤!总之“训练方案”是因人而异的,自己要是觉得没把握,可以把每次加大运动量的时间延长一周到两周,巩固一下再进行下一步。
再分部位说说,重点应该是胃部、肋部、颈部。但是这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说裆部,我并不太主张练,如果是参加竞技项目就没必要练,最主要的是自己练掌握不了要领,还是不要瞎练,即使练成少林和尚那样,在实战中也没有机会让你去运气。
很多联系你应该融入生活中,而不是要专门订计划,比如面部就可以没事的时候用手掐、拧、揉自己的脸皮,因为面部在对抗中是对方打击的首选,所以应该常年不间断的练习,把脸皮“脸厚”:) 喉部也不用太练,因为有些部位在对抗中是要保护的!而不是让它挨打!再比如前臂是格挡的主力,平时在练拳、打沙袋的时候就需要不间断的联系。
要说的太多,希望闹闹腾能够明白,看击打的能力不是能在短期内(像书上说的百日什么的)提高的,你看拳击比赛中的那些拳王们即使经过变态的训练,不还是会被打得受伤嘛。抗击打更应该把它融入到生活中(只是某些部分,因为有些部位练习之前需要充分的热身),长年坚持下来才会慢慢的提高。
最后提示一下,没必要向书上说的每次都把身上打个遍,比如胳膊和腿在练拳中就会练到。主要掌握,硬木棒一类的主要锻炼骨骼(练好骨骼的另一方面是营养要跟得上),小沙袋一类的主要是锻炼内脏。没必要用什么铁丝一类的。

回答2:

这个是真的,兄弟,要想练习抗击打,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首先你要把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上来,刚才下面的那个兄弟说的也不错,确实是被打,但是他说的太片面了,下面我就把自己练散打时,我们教练给我们,安排的抗击打训练,给你说说,望采纳,身体素质是前提,然后循序渐进的练习,我们开始是拿·木板在自己的身上拍,当然力量要适中,都是自己来,天天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是不能断的 天天都要坚持锻炼腹肌和胸肌和大臂肌肉,到后期就需要和别人对打,最后让别人打你,呵呵不管你练得再好,很多要害还是没法练的,后脑和下阴,太阳穴,都是练不到的,时间长了 你就会发现身体素质和抗击打能力都强很多,一身小肌肉,羡慕死很多人呢。呵呵

回答3:

1、简单了解下抗打击能力的提高关键,即肌肉的强度,准确点应该称之为肌肉的耐受性,即肌肉承受力量的极限(可分为防守时和进攻时),肌肉感受疼痛的灵敏度。其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耐受性;其二、不同的时辰,不同的环境也有不同的耐受性;其三、不同的情绪状态也有不同的耐受性。 说多了点,归纳下:肌肉是人体的保护防线,和进攻前沿,最外层的先锋部队当然是越强越好,防御能起强的话抗击打能力当然强,同理击打能力也强。

2、一般的抗击打能力训练:抗击打能力可以通过对打陪练来练习,因为真人的模拟,更符合实战中的条件要求,可以让你更清楚的了解到真实对抗中更需要保护的抗击打部位,通过逐渐的强度加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抗击力。主要是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发现更多容易让自己忽视的锻炼地方。

3、抗击打力练习的理念:首先、练习的过程就是避免被重击和练习容易被袭击部位加强的过程,所以只要认识到这点,就不必多虑,对练的人必须是比较有经验的人或者是与你同步学习的好友,在比较和平的环境共同成长。其次、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承受过于自己抗击力的重击,抗击力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了解自己的抗击能力,而懂得去避免高于自己抗击力的伤害。只要循序渐进,练习的影响就是不断提高你抗击能力的影响。最后、了解了自身应加强的地方,避免被重击的地方,自己本身比较有优势的部位,你就可以给自己制定更好的抗打击练习,对格斗中的自信就自然提升,也能够加强防患弱处被袭,如何果断的防御等等变成本能的防御力。

4、抗击力的提高方式:抗击打,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拍打,靠拳脚由轻倒重的击打身体,能适应之后,换作木棒击打;第二种是硬气功,靠运气达于身体各个部分,然后进行拍打,形式同上;第三种是内家拳抗击打训练,以站桩为基础,内气充盈之后,进行特殊训练。以上方法,有师傅指导都是安全的也是科学的,相对来说,第一项简单,应用非常广泛,后两项耗用时间长,难度大一些,会的人群较少。所以抗击打练习不只是通过对打对练的练习就可以提高抗击力,需要懂得调养自己的身心、呼吸、营养配合,达到锻炼且保护的效果。这才能从质的提高。

回答4:

基本上抗击打有两类功夫。

第一种是金钟罩铁布衫一类的静态抗击打,以按摩、拍打为主,逐渐加深功夫。金一明编的《武当拳术精华》(实际是戚继光拳经注解)中记载了“武当内壮功”,可以参考。但做起来很麻烦,需要有人帮忙按摩拍打,费时费力,效果如何我不确定。
还可以参考驯养斗鸡的增强皮肉强度的方法,这是经过鸡实战检验的,对人应该也有效,但是如果不是职业角斗士,没必要这样找虐。

第二种是依靠小动作避让的动态抗击打。用尽可能小的动作,让敌方的攻击虽未必落空,但无杀伤力,看起来被打中,实际上是为了能快速反击而保持的接触。1953年吴式太极拳大师吴公仪在澳门与陈克夫拳师的比斗中的表现就是很典型的代表:看起来被击中但找不出被打过的痕迹。练习的办法基本上就是从易到难的喂手,中外都有这类功夫,不但有徒手的,还有对付兵器的。似乎以太极推手的练习方法知名度最高。

回答5:

1、锻炼肌肉,特别是脖子部位的肌肉;
2、锻炼身体对击打的应对反应,开始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让外力击打身体,身体在放松的情况下做出反应,切记在受击打前身体不可紧张,像硬气功那种身体先紧张起来然后再击打是不科学的,在实战中是没什么意义的。实战中不可能对手等你准备好了再打你,而且你也不知道他打你什么部位。所以必须是放松身体,在当你的身体感受到击打力得同事做出应对反应,这一训练主要锻炼两种能力,第一,身体的感官对外力击打的反应;第二,身体对击打的抵抗能力;
3、特别强调几个重点部位的抗击打能力的训练,a、面部危险三角区:可以让同伴带拳头轻轻击打你的面部危险三角区,你的脖子不要做弯曲,而是扭动脖子避开来拳,让拳击打在你的面部。此训练的意义在于你练好了后在实战训练中能有效的保护你的三角区。b,可以练太极或意拳的桩功,调配呼吸及内脏,试你受重击时内脏能受到好的保护,这个内容最好是拜师学,如果自学可能会不得要领,不但费时而且于事无补。
4、要明白几个道理:斜面受力可以化力,忌拳架松散,身形紧凑不但抗击打而且目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