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友谊进行到底(短篇小说)
蓝已经记不起是何时与尘加为好友的了,也记不起,到底是谁加谁的。
他认为:这些细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相识相知了。
本来,各人都有各人的人生单行道,若无特别的事情发生,他们就会沿着自已的人生单行道,往前,再往前,一直到终老。不会有认识的机会。
相识的机会很偶然,但偶然中也有着必然。
一个他们都认识的朋友----汉,在网络上发生了一件很轰动的事情。我们姑且将之称为-----汉事件。顿时掀起瀚然风波。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批评如潮水般涌来。让汉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蓝认识汉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对他的了解更是不多。核心的、隐密的资料都是一塌糊涂的不知道。对于网上交友,蓝一向做得很好,他恪守着网上交友的潜规则:不问年龄、不问职业、不问收入、不问住址、、、、、、、、唯一知道的只是对方的网名,仅此而已。蓝相信,随着交往的深入,该知道的终究会知道,不该知道的东东你问了也没用。所以,蓝的朋友很多。
在蓝和汉他们的那个圈子里,对于汉事件,蓝选择了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虽然这不是他的性格,但生活教会了他这样做。
私底下,蓝还是会关注着网络上对汉的攻击和评价,然后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给汉一点点意见,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争取早日把事情了结。并告诫他应注意的事项。
尘是一个资深网虫,曾经是汉的好友之一,在网络上享有极高的人气。因为汉事件,把蓝和尘都拖到漩涡的边缘。很多朋友私底下都会找他们打听事情的真相。
因此,蓝和尘很自然的认识了。基于当时的情况,他们谈论的话题也仅止于汉和汉事件,其他话题很少涉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蓝和尘的谈资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几乎无所不谈。
尘是一个很有才情的女孩子,每每在网上看见好文章,总会链接过来发给蓝看,而蓝也会放下手上的事情,马上打开链接观看,然后把读后感向尘汇报,就像学生向老师汇报成绩一样。
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了半年。蓝觉得和尘已经是好朋友了。但他们居然没有视频过,也没有彼此的照片,更加没有电话号码。
他们的见面都仅止于网上神交。哪一个没上网,也就碰不着了。
蓝觉得这样不太好。他觉得还应该有另一种方式可以让他们经常联系。不管他们有没有上网,都可以自由的沟通。这就是移动的力量。
在一次聊天快结束的时候,蓝很自然的问尘:尘,可以留个电话号码吗?在蓝当时的心目中,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要个号码也不会对她造成任何不良影响。顶多也是有空发个信息而已。
尘说:要号码干嘛?我不习惯给号码别人,这是我私人号码。除非是老死,否则我不会告诉他/她。
蓝当时觉得很失落,不为别的,只为尘的那句:除非是老死,否则我不会告诉他/她。
这让蓝很心痛。他知道他还远远不是尘的老死。
这个感觉让蓝的心情整整低迷了二十四小时。
二十四小时后,蓝想通了。
就这样也不错,何必要求太多呢。有缘就在网上见见面聊聊天,云游天下,纵谈国事家事大件事。有个号码又能咋样?徒增烦恼。
朋友,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这样的朋友,不涉及到任何利益,没有任何居心。简单、纯粹。就像广告上说的那样:就这样挺好。
所以,蓝决定,就这样把网络友谊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