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做腹部B 超,特别是须做胰腺B 超的患者往往须事先做好准备,即服用缓泻剂,将肠道内气体排出体外,这可以提高检查质量。尽管如此,有时检查结果仍不尽如人意。超声内镜最初发展就是为了克服体外超声(B 超)诊断胰腺病变的不足之处。超声内镜是在内镜前端设有高频超声探头的装置,随着内镜进入到食管、胃、肠腔,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可以用超声检查胃肠壁及其邻近结构和器官,如胰、胆管,并获得高清晰图像。目前,针对胰腺疾病检查的超声内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镜前端直接带有高频超声探头,可以在十二指肠内和胃内将胰腺的全部结构探查清楚;另一种是通过十二指肠镜,由内镜活检孔插入超声探头,从镜前端伸出,并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向胰管内插入,可以直观地探查到胰腺内的病灶,有“超声病理图像”的美称。超声内镜可以提供胰腺的局部病灶图像,尤其是对小肿瘤(如胰腺外分泌、内分泌肿瘤),某种程度上优于CT、ERCP 和核磁共振。
一般来说,当患者疑有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胆总管下端结石或肿瘤、十二指肠乳头部(壶腹部)病变时,都可作超声内镜检查,特别是病灶较小时超声内镜检查更为敏感(更容易被查出)。对于急性胰腺炎,超声内镜能准确发现其病因,如胆囊内小结石、胆总管结石、壶腹部肿瘤或早期慢性胰腺炎等,但对于急性胰腺炎所表现的炎症回声特征有可能发生误会。研究表明:超声内镜对急性胰腺炎出现的胰腺肿大、炎症渗液及实质坏死等的检出准确率均和CT相同(100%);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如胆总管结石等的检出准确率则和ERCP 相同(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