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如果治疗的话,多久能治好?

2025-05-16 00:37:4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重症肌无力是一个可治性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胸腺切除手术、激素冲击疗法、免疫制剂等多种治疗方法。
根据病人的病情的程度,病人在对药物的一些反应程度可以选择一些不同的治疗方法,那么长期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第一胸腺摘除,这需要我们多学科的合作,也就是胸外科来评价,神经内科评价完以后这个病人说有胸腺增生或者胸腺瘤,然后我们请胸外科帮助把胸腺摘除。这样对部分患者就可以缓解,这是第一种治疗方法。
第二种治疗方法也就是激素,激素冲击疗法,也有一些激素缓慢加大的方法,但是运用激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激素的治疗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有一种特殊的情况,也就是部分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在运用激素以后,早期有一些过程的加重,也就是病人不在理解的地方,说我这没治的时候病人还有胳膊腿能动,用上激素以后走路反倒不行了。或者是没用激素的时候,呼吸还能正常,一用激素以后呼吸都不行,这是大家的理解,这就是这个病特殊的情况,所以我们在给重症肌无力患者用激素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监控一下进行治疗,激素的治疗方案要医生根据病人的性情,逐渐的调整至剂量,逐渐缓慢减量。那么有些病人可能要用很长时间,所以不能擅自的加量减量,这是这个激素治疗。
那么第三大类也就是免疫制剂,免疫制剂怎么说有很多很多的种类,那么在重症肌无力里面,现在最新的一种药物也就是他克莫司,这种药物疗效比较好,起效比较快,那么对于一些运用激素,要快把激素减下来,或者不愿意用激素,或者觉得激素有副作用的病人我们可以用这种药物来替代,当然也含有其他的很多很多的药物,包括硫锉嘌呤、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环孢菌素、吗替麦考酚酯等等这些药物很多,这是免疫制剂的方面,还有一大堆药物,也就是说咱们说的短期的一种改善症状,或者减轻病情的一种药物,也就是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也就是丙种球蛋白咱们说的。
那么通过用药很短的时间,比如说丙球我说每公斤体重0.4克每天,连用5天,那么用完以后病人有些症状可能明显改善,那么还有一种就是说的咱们的这个血浆交换,咱有些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进行一些血浆,把血里面的一些有害的一些,致病的一些蛋白给它去除,那么抗体去除,然后达到治疗的目的。那么在接受治疗,就是丙球也好,还是血浆交换也好,这种治疗那么对于某些病情危重的病人,或者是要术前准备的病人,或者是对于常规的一些治疗不愿意接受的病人可以进行应用,但是这种病人接受治疗他的时效比较短,需要在以后的这个治疗过程中要反复的重复的使用,当然价格也比较贵,血浆制品嘛,价格也比较贵,所以有可能有人不容易实施,这是一个方面。

治疗原则
可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及胸腺切除术治疗。
治疗方针
酌情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选择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和中医药治疗;也可采用血浆置换去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后可获显著改善。
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是对症治疗的药物,用药方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剂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②硫唑嘌呤;③环抱素A;④环磷酸胺;⑤他克莫司。
3.血浆置换 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
5.中医药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手术治疗
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在16~60岁之间发病的全身型、无手术禁忌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后可获显著改善。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占10%~15%,是胸腺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
预后情况
小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完全缓解,大部分患者可药物维持改善症状,绝大多数疗效良好的患者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回答2:

  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的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这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神经肌的疾病很有可能会引致肌肉颤动、软弱及容易疲劳。这是一种自我免疫系统的紊乱,它会阻碍抗体的循环,阻塞乙酰胆素感受体在突触后神经肌的接合点。
  【西医治疗】:长期使用激素类和抗生素类药物,这样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副作用,身体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就更容易复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医认为重症肌无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
  中医多把重症肌无力归为“痿证”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脾、肺、肝、肾之虚损所致,而气虚下陷则是本病之关键,并贯穿于此病的全过程。脾肾气虚是矛盾的重要方面,其次为肝肾亏虚,肝风内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应以益气升阳为主。根据以上重症肌无力病因病理分析,制定治疗原则为:益气升阳以举陷,补血益精以固肾,兼平肝熄风。
  肌无力的发病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该病患者往往与劳累过度,用眼过度,日夜操劳,或因奔波而起居失常,耗伤气血,体质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导致本病发生和发展,因此本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配合药物治疗,逐步增台体质,早日恢复健康。

回答3: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该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受到损害后,受体数目减少。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部骨骼肌极易疲劳,通常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
重症肌无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而引起肌无力症状,与遗传因素也密切相关。
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但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即20~40岁和40~60岁,前者女性多于男性,后者男性多见。10岁以下发病仅占10%,年龄大者易伴有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确诊后,首先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激素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可手术切除胸腺或胸腺放射治疗,出现肌无力危象,应明确是何种类型的危象,然后进行积极抢救。
大部分患者需进行长期持续性治疗。
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有充足的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少吃刺激性食物,以清淡、营养为主。
护理
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保持乐观心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作息规律,注意休息,适当运动。
日常护理
听从医生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了解各种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当出现不良症状及时就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