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 看你自己的了
赞成者相信,圆明园虽然承载了中国人记忆深处的隐秘,但是重造一座“万园之园”,让众多仰慕古代高超建筑艺术,也未尝不妥。
反对者认为,当满目疮痍的圆明园在异地被还原为光彩夺目的游乐园之后,这将是一种令人难堪的悲哀,圆明园是国家文物,不可以随意篡改与颠覆。
甚至有人说,“圆明园作为满清奢华的象征,其价值就在于毁灭”。如此逻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为了将中国人从满清帝制中解放出来,如此一来,中国人岂不是要感谢雨果笔下的这两伙“强盗”?
痛苦变成一种禁忌。与此截然不同的是,“9·11”后,同样深受心灵重创的美国人并不反对重建世贸大楼。美国人不但重新设计了“自由之塔”,而且建立了存放未明身份者遗骸的纪念馆。进一步说,痛定思痛后的美国人并没有将自己的痛苦定格在毁灭之上,而是选择了继续创造——只有百折不挠的创造才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与超越。
国家如人,不必活在屈辱的记忆中。从这方面说,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只要遵从市场规律与正常的权力运行,圆明园并非不可重建。试想,创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博物馆,并且将之名为“圆明园”,续接中华文明对艺术与园林的情有独钟,何尝辱没中国人的心灵?显然,信守契约的创造并不会减少中国的“历史存量”,反而会让历史有所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