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中每个人物的特点分析

2024-11-07 21:58: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人生的启明星——史今

史今,在整个电视剧中的着墨不多,和许三多后来的人生经历相比,史今更像是许三多人生的启蒙老师,一个引领者。不难想像许三多如果没有遇到史今,估计穷其一生将会在下榕树那个默默无名的小山村过着平凡无奇的生活。

史今一个典型的东北汉子。直爽、真诚、倔强、重承诺、讲义气……因受了许三多父亲的一碗酒,将许三多从下榕树带到了钢七连。面对许三多一次又一次“不争气”的表现,他明知道许三多的加入会使自己的军旅生活时刻充满了危机,可他仍然咬牙坚持着。为了能将许三多留在钢七连,他第一次和视他如兄弟的连长发生了争执“我就是想要这个兵,我不能不要这个兵,我保证把他带好。我欠他。一个承诺。是在心里说的!”⑴。当许三多腹部绕杠333次创造了钢七连新的奇迹,也是他为了让连长肯定许三多,追着连长一次次问“我的兵帅不,露脸吗?”他所做的这一切,却只是为了当初那一句对许三多父亲的承诺“要啦!要了他,他就是我的兵。许三多,这不见得是件好事儿,要了你,我陪你玩命,你就得跟着玩命!一年时间,我把你儿子练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⑵这承诺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质朴的语言,却是份量十足,厚重而掷地有声!

当许三多在史今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用自己腿站起来了,为钢七连获得了诸多的荣誉,渐渐成为了钢七连的尖子时,他却迎来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他将要复员,离开这生活九年的军营。可是当连长问他最后的要求时,他提出的要求居然是“总是说我们在保卫首都,可我……从没去过天安门”⑶也许这是他一辈子提出过的最“过份”的要求,这也许这是他九年军人生涯中最“出格”的举动,这也许这是他第一次哭…… “三多,别在把想头放在别人身上。你这样的人,自己心里就开着花。班长走了,帮你割了心里头最后一把草。该长大了,许三多。”⑷当他要离去时面对许三多,他选择的不是抱怨而是对许三多最后的提携,最后的期望。他完成了对许三多一家的承诺,用自己的前程,用自己悲剧性的人生……

“偶尔一想起史今,总会联想到那与天地相接的大草原,想到那份苍凉与优雅,想到那份博大和宽广,更有挥之不去的温暖和感动,让人的心灵在突然间净化,不染一丝尘埃。为他感动着,为他温暖着,只因史今——一个温柔敦厚有着广阔草原般胸怀的男人。”⑸

二、宁折不弯的战友——伍六一

伍六一,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恨”许三多的人。这种恨是恨铁不成钢,是恨许三多不懂得什么是朋友,是恨许三多不懂得当兵的意义。伍六一,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许三多的人,这种爱沿续着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像烙印一样已经溶入了骨髓。这种爱支撑着伍六一在最后的关头牺牲自己来成全许三多的成功。

很难用单一的词汇来形容伍六一的性格。他倔强、刚强、好强、果敢、爱憎分明、有担当……他讨厌混日子的士兵,讨厌这样的士兵和他称老乡套近乎;对待训练科目,他绝不含乎,立争第一。在竞技场上腰病复发,他挺着腰伤强上。他说“钢七连的人一咬牙什么事都干得成!”⑹;对待上级,他不卑不亢;对待战友和朋友,他又是柔情的、细心的、天真的、毫无顾忌的。“看到班长去枕冰冷的石凳,就把军帽扔过去;看到班长整夜看守许三多,就替他披上军衣;看到班长半发泄半恶作剧般的从后面猫过来,就把后背挺的直直的任由他踹;看到班长为许三多顶罪,就站出来自己帮着扛;看到班长的手被砸伤了,就气得额头上青筋都暴起来;看到班长被人拖累,就焦急的似乎要把心都掏出来,压低着嗓子凑上去,“我求你了,算我求你了还不行嘛”……”⑺在班长走时,他又是冷酷的。从头到尾一言不发,但他在班长复员时撕心裂肺的那一声“好”,却让人一下子眼泪涌了出来。终于体会到他扯着发黑的手套低哑着嗓子说的那句无奈的话“当兵的最怕一件事,人来了,人又走了……”⑻那一刻突然懂他了,他冷酷是因为他懂得朋友的含义。在接受老A的选拔的测试时,他坚持。他说“当兵很辛苦,如果一个兵想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再多一点,请尊重他的选择”⑼执行测试任务时他果断。他义无反顾的当起了老七连的带头人,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他为他们抓田鼠准备口粮;在别人犹豫不觉的时候,他站出来一锤定音;在许三多大叫着要回去找人的时候,他抓着他的衣服上气不接下气的稳定着对方的情绪;在许三多趟水过河几乎被冻的失去知觉的时候,他揪着他的衣领,用冻的同样没有半点血色的嘴唇反复说着鼓励和激励的话;在许三多的眼睛被炸伤看不见的时候,他想都没想的呼喊着拽着对方艰难的穿过火力……直到最后,依他的性格,没有一条腿爬也会爬到终点,可是看着许三多拖着他用比爬还慢的速度向终点蹭过去的时候,他妥协了。当看到他从身上放出信号弹,用一条腿向前蹦着,笑着说“跑不动了,弃权了”的时候,就像是被人用棰子狠狠敲了头一样,震撼、炫晕、痛苦……他用他的自尊焊卫了他最后的尊严,也用他的牺牲换来了许三多的成功。他为许三多尽了最后一分力量。

他将自己是钢七连第四千九百个兵当成一种骄傲,无论他在哪里,钢七连的精神已经深入他的骨髓,变成他人生永远的座标——伍六一。

三、钢七连的灵魂——高诚

许三多今生最重要的转折是从钢七连开始的,七连带给他的挫折与荣誉感,可以说是许三多一辈子的财富……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同志们,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⑽钢七连,如果说之前的战士给了七连生命,我想,高诚则赋予了七连的是魂,军魂!他刚强,所以七连从不服输;他坚毅,所以伍六一说,老七连的人一咬牙什么事干不成;他那么昂首挺立,所以七连撑起了一片天。

他刚,宁折不弯。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让步。团长怎样,就算是师长、军长又怎么样,它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底线。他硬,他不会柔声细语,更不会用泪眼去表达内心。他微皱的眉头常常写着严厉。打落牙齿和血吞,这是他。习惯了披上装甲,一个人咽下苦水。只是在他偶尔的动容中,在他的只言片语后,才能看到刚硬后的柔软。他柔情,因为许三多进钢七连,他和史今几次争执。他让步了.面对团长,他坚持,可面对史今,他让步了,他可以对命令说不,但他不忍对兄弟说不。史今在他眼中,不仅是一个班长,更是一个多年来风雨同程一路走过的兄弟。“我就怕对他不住,所以不管用尽什么样的小花招,我也要把我们的史今史班长给留住了”。⑾很难相信一个看起来外表刚毅正直的军官会这样说,会说自己用“花招”。因为面前是朋友,是兄弟,因为要留的是兄弟。

他会带兵,懂得什么时候张什么时候驰。训练场上,他会严格,会呵斥,可走下场地,他也会逗也会闹,面对迎面泼来的一盆凉水,只是擦擦脸,苦笑着说“情绪不错,继续保持”。
  防红外演习失败,他生气,也会吼也会叫,但他能控制住自己。一直觉得,他开始就知道是许三多。他问,不是想惩罚什么,而是希望他能站出来,学会担当,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许三多既然进了七连,他就不会抛弃自己的兵,也许方式不同,但他一直以一种他特有的方式锻炼着许三多,激发着他少得可怜的血性。只是在听了许三多的那声“鸡蛋……”后,他才彻底愤怒了,原来说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许三多竟然完全不懂。

许三多腹部绕杠破了纪录,史今使劲追着问帅不帅,他回避,打岔,看似漠不关心,实则那只是他的个性,他掩饰着,可忘了自己最先说出的一句话是“人怎么样”。面对这一墙的锦旗奖状,他甚至不正视一眼。不是看不起,而是一种孩子气的倔强。只是倔强后还是貌似不经意地说出了那张碟。
  聚餐,他痛饮,那句“失败是胜利的亲娘”尤为经典,豪迈,爽朗。穿过人群,他走向略显落寞的史今,“为什么不是你抓了那俘虏?”不是气愤,是伤心,是遗憾。“今儿,可你今后你怎么办”终于说出了心里话,说出了他最担心的事。那声“今儿”喊得那么亲切那么自然,只是声音中多了几许遗憾,几许无奈。
  那个雨天,他站在窗前,心情像天气一样阴晦。看着雨中史今孤单的背影,“怎么笑,你给我笑一个,笑啊”,“我考虑问题,难!”。不是不会考虑,只是伤心,伤心到不能理性地思考。他是年轻有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冷酷,并不排斥人性。
  “天安门,王府井,西单,烤鸭……”看着史今不好意思的表情,分明感觉他的鼻子在发酸。当兵九年,辛辛苦苦,到走时竟只是这么简单的要求。保卫首都,他甚至都没看过首都,就这样默默守了九年。近在咫尺却从没谋面。什么是牺牲,什么是奉献,难道只有流血和死亡才能让人落泪?他转过史今,别过头,只看到他泛红的眼眶。
  红色的旗帜,红色的墙,灯火辉煌的夜景;绿色的军装,黯淡的灯光,雄厚的音乐。没人说话,就是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