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安全生产方针——正确认识安全和生产的辩证关系
在我们管理者和员工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能很好地理解安全生产的内涵,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对安全生产方针缺乏正确认识。
安全和生产到底谁重要?这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说两者都重要,只是重要性各有不同。我们不能强调一方,排斥一方,那么为什么提“安全第一”呢?安全第一不就是意味着安全比生产重要吗?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我们提安全第一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生产。安全第一是指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不安全不能生产,具体的讲,为了保障生产,我们才提安全第一;不生产,安全第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安全生产方针包含了同一个劳动过程中,具有的安全和生产两个侧面,它是指导我们如何安全的进行生产,如何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并不存在安全和生产对立的意思。因此,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不能老是考虑安全和生产到底谁重要,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上。既要首先保证安全,又要搞好安全生产,这样做才符合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和生产发生了矛盾,这不是两者的对立吗?怎么说安全和生产是辨证的统一呢?这种想法也是由于对安全生产方针缺乏正确的理解而产生的一种模糊的认识。的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是会碰到这种情况的,比如,生产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某种危险因素,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出现了安全和生产谁服从谁的问题,但这并不等于安全和生产的对立,因为生产本身就受到了危险因素的威胁,需要从安全角度排除危险,解决矛盾,使生产顺利进行,达到安全和生产的统一。
如果安全条件未具备,一时又解决不了,安全和生产的矛盾如何解决呢?道理很简单,安全条件不具备,就要设法创造条件。办法总是会有的,问题是我们是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去认真想办法解决。在很多情况下,个别人往往把条件不具备作为违章蛮干的借口,这是不允许的,因为它违背了安全生产方针。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违章蛮干,要对职工的安全负责,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应正确地认识安全和生产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实现安全和生产完美的统一。
如何正确认识安全生产方针——管理者和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针的正确态度
就我们的主观愿望来说,无论是管理者和员工都希望把安全生产搞好。但是,把愿望变为现实,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克服和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诸如将安全工作看成一种额外负担,感到束手束脚;对安全生产感到无所谓,麻痹大意;只图一时方便,抱着侥幸心理或抱着消极悲观,认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思想等等。必须针对这些错误的想法,加强教育,端正认识。
作为管理者,不但要懂生产管理,还要懂安全管理,否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管理者;作为员工,不仅要掌握生产技术,还要掌握安全技术,否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员工。生产和安全是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侧面,两者必须统一。
我们强调安全第一,并不是把生产放到安全的从属地位,恰恰相反,安全是为生产服务的,把安全放到前面,是为了给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保证,是完成生产任务先决条件。管理者不顾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违章指挥,冒险蛮干,是我国《劳动法》所不允许的;员工违章操作,同样也是不允许的。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当生产与安全生产矛盾的时候,必须保障安全,然后才能生产。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安全生产方针,才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搞好安全生产。
屏障分析
屏障是指用于保护设备和提高人-机系统安全和性能的手段。它可能是实体的保护,也可以是行政管理的防范。由于屏障的失效,才会导致事件的发生。通过屏障分析,找出安全屏障的缺陷或漏洞,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通过添加新屏障或修改原有屏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1) 物理屏障:声、光报警信号;各种安全保护设备;各种警示性标牌;安全门、锁;
(2) 管理屏障:运行及维修工作规程;人员培训与教育;资格认定及人员任命;管理条件;工作人员的交流方式;人员授权;人员的相互监管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脚踏实地去贯彻和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即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
“预防为主”要求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生产各环节,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要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全员参与”就是通过落实责任制,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达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安全管理的目的,共同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持续改进”就是持续对管理方法和作业过程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或其他方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阶梯式推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很难落实;坚持“安全第一”,才能自觉地或科学地预防事故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预期目的;只有坚持“预防为主”,才能减少事故、消灭隐患,才能做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