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如何进补?

2025-05-24 08:21:2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现正值秋季,抗暑消耗的体力须增加营养补充。秋季是不少一年生植物成熟收获期,例如芝麻、核桃、红枣、莲心和桂圆等等,这些都是适于平补的佳品。
进入秋季后,人们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转起来,再加上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因此,一到秋天,许多人就张罗着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补了。其实,进补没必 要操之过急。

秋季的确非常有必要进补,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做好准备。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秋季进补也是一样。如果秋天一到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人体消化功能一旦紊乱,不仅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正常的吸收、利用,而且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那么,秋季到底什么时候进补、如何进补才合适呢?一般来说,进补之前最好有个调理脾胃的过程,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再开始进补。南方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北方大部分地区立秋后也常有“秋老虎”光顾。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不适宜进补,而应多吃些绿豆、扁豆、薏米、荷叶等,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彻底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至于这个过渡时间的长短,则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而言,“秋老虎”离开后再吃3—5次上述食物,即可基本将体内妨碍脾胃功能的湿热之邪驱逐出去了。接下来的一周,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脾胃虚弱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益气、和胃的药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胃炎、肠炎的人,由于脾胃功能减弱,立秋后千万不可贸然进补,更切忌进食大量含有阿胶、鹿角胶的补品,否则会因“虚不受补”而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补过头 吃点清淡食物

秋季进补可以恢复体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但补过头了也不是好事,甚至会适得其反。很多人天一转凉就开始吃牛肉、羊肉、药炖排骨、十全大补汤等滋补品,吃这些不但不能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反而会使那些燥热体质的人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因为这些食物多属燥热性,若不加节制地食用,会有反效果出现。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避免出现愈补愈重的情况。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立即停止进补,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喝点清淡的粥类来缓解;症状重的则应该到正规医院,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

秋季进补有食补和药补两个途径。一般来说,食补适合体质较差但没有具体疾病的人,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但补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开始,如做点白木耳炖汤等。如果患有一些疾病和慢性病,最好通过药物进补。药补也有两种情况,如果身体尚可,可用一般的补药“平补”;如果身体亏虚较重,可用贵重的药品“滋补”。至于亚健康人群,最好“食药同补”,以弥补营养失调。

进补要因人而异。同样是气虚,有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的不同,自己到底该怎么补,最好咨询一下中医。另外,补的时候不能太心急,要缓进缓补。

回答2:

秋季的确非常有必要进补,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做好准备。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秋季进补也是一样。如果秋天一到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人体消化功能一旦紊乱,不仅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正常的吸收、利用,而且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那么,秋季到底什么时候进补、如何进补才合适呢?一般来说,进补之前最好有个调理脾胃的过程,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再开始进补。专家建议,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应该多吃些绿豆、扁豆、薏米、荷叶等,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彻底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接下来,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如果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脾胃虚弱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益气、和胃的药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老年人和患有慢性胃炎、肠炎的人,由于脾胃功能减弱,千万不可贸然进补,更切忌进食大量含有阿胶、鹿角胶的补品,否则会因“虚不受补”而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回答3: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
  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立秋宜食猪脊骨炖藕
  这款料理具有益肾填髓,补充钙质,健脑强身的作用,适合立秋时节食用。
  原料:猪脊骨1根,藕250克,精盐、葱段、生姜片、黄酒、味精各适量。
  制作:把猪脊骨洗净、剁碎,放沸水锅里焯一下,捞出。去藕节和表皮,洗净、切片,猪脊骨放在锅里,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撇掉浮沫,添加精盐、黄酒、葱段、生姜片,再用小火炖煮到肉离骨,捞出骨头、拆掉肉,捅出脊髓。把脊髓、藕片放在汤中炖熟,拣去葱、生姜,添加味精即可。

回答4:

 人参、燕窝等高档的滋补品并非适合所有的进补者,这类补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秋季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芝麻、乌骨鸡、猪肺、豆浆、蜂蜜等。常吃这些食物,能防止秋燥伤身。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多吃,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是很好的进补品。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功效。莲子:能祛余暑,滋补强身。山药:适用范围广,不论男女老幼、体健体弱,都可食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健脾胃、增食欲。藕:熟藕能健脾开胃,适宜秋天进补。牛羊肉:秋天食用牛羊肉可温补气血。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红枣:红枣能滋阴润燥、益肺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