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成帝时,刘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 (引自《汉书·楚元王传》),认为左丘明与孔子好恶相同并亲见孔子,故《春秋左氏传》比以后世口说为据的《公羊》、《谷梁》更为可信,于是引《左传》解释《春秋》。哀帝建平元年(前6),刘歆又在今文诸经立于学官并置博士的情况下,作《移让太常博士书》,争立古文经传于学官。但因为在西汉朝廷中,不仅担任教职的太常博士都是今文家,就连那些达官显宦也都是通过学今文经而得官的,因此,刘歆的要求遭到诸儒博士的反对,未能成功。
东汉
光武帝时初仍设今文经十四博士,后力排众议,增设《左氏春秋传》。章帝鉴于今古文思潮繁杂,为巩固封建统治,统一学说,召开白虎观会议,制定《白虎通议》,极大削弱了今文经的势力,也标志着汉代经学由盛转衰。兼通今古文经的郑玄采用混杂的方式注释经典,使得汉代今古文经之争在形式上结束。
无论东汉还是西汉都留下好多文字记载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杰出的人才,单单文史这块对于今天的我们都无法超越影响深远,尤其是我们8090的孩子阅读之后发现先人如此伟大,单是史记和汉书就够我们研读了。比如,我小时候就背的融三岁能让梨,孔融在文学上也有成就。还好多的成语典故如:一丘之貉、雁足稍书,叶公好龙,夜郎自大、重于泰山、朝令夕改、运筹帷幄、坐观成败、先发制人、纸上谈兵一、鸣惊人一、诺千金、刎颈之交、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