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土地由部分或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其基本形式为,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国家和农民集体是我国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国家和农民集体对自己所有的土地行使所有权权利受法律保护。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土地所有权的保护制度】是指通过法律规定的方法和程序来保障土地所有权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对其所有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保护土地所有权是以侵犯土地所有权的违法行为的存在为前提的。针对实际中对土地所有权不同性质的侵犯,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可分为土地所有权的民事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大类。
【土地使用制度】是指在一定土地所有制下,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在土地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的行为规范。
【国家征用集体土地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采用强制手段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制度。它具有以下特征:①征用土地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征地权是政府的专有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征用土地权;②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③必须依法对被征用土地单位进行补偿;④被征用土地单位必须服从,不得阻挠;⑤征用土地行为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⑥征用后的土地性质和权属发生变更,由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容包括: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其中,土地分类是实施用途管制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用途管制的依据,农用地转用审批是实施用途管制的关键。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将一定时限的土地使用权提供给单位和个人使用,土地使用者依照规定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费的制度。《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除外,其有偿使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②国有土地租赁;③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