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的说的太多,而且不具体,在辩论过程中时间等于生命,时间是有限的 我简单的说两句,希望对你有利: 俗话说:家有家规 国有国法 严师出高徒 体罚有时候有助于帮助孩子改正一些错误,要让孩子多吃苦,不吃苦,不知油盐贵, 我认为现阶段我们还是有必要将体罚作为教育手段。首先,我认为目前采用体罚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必要的体罚可以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通过这样的惩罚教育,它的社会效益是明显的。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报刊上听到或看到某地发生一起犯罪,当采访罪犯时,问他是否知道是犯罪时,罪犯回答是不知道,回答虽然有些可笑,但也凸现出,我们目前的教育中惩治教育的缺失。只有我们日常的教育中实施惩治教育,我们的学生才会有避错意识,才会知道人如果犯了错误,就会因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不是什么事都可以为所欲为。 第二、必要的体罚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情。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上,我觉得对于学生的教育内容来说,纠错教育也应该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每个学生都要犯一些错误,但是可怕的是,当学生犯了错,他没有意识到,也居然没有人去纠正他的错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中,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言行,注意他们有无过错,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迫切需要一种纠错手段。也许有人会说,苦口婆心的教育未尝不是一种手段,但是我想说,这样的教育相比惩罚教育,远没有惩罚教育给学生的印象深刻。例如:孩子用手去摸电插座,如果对他说:“不可以!”他却仍继续伸手过去摸。这种“我偏要摸着试试看”的顽皮行为若不给他惩罚,让他有个教训,他就可能继续去尝试一些危险行为。若孩子被打痛了,尝到了一点疼痛的滋味,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知道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第三,必要的体罚还有助于学生承挫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皇帝、公主,在社会上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心高气傲,很少知道什么叫挫折,也很少遇到过挫折。而现在的教育能让学生体味到的挫折无非是考试成绩,这样的挫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程度上,相对于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来说,都显得太少、太轻,这样的教育根本就无力改变,当前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差的事实。相反,如果我们当前能够实行体罚等惩罚教育手段,让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到承挫教育,我想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大有好处的,也许这样一来,太多的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而导致的悲剧就不会因此而上演。 应该说,体罚这种教育手段只要使用得当,好处是明显的,然而事实上,体罚却遭到全面的阻击,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方法上过于单调化,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当前教育发展中的无奈心态,那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诚然,我们在过去使用体罚作为教育手段时,的确出现了不少因体罚造成的悲剧,但是,仅仅因此而“因噎废食”,这正说明了,我们当前教育的不成熟。在教育发达的新加坡、韩国现在还在将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美国,惩罚教育依然被引入课堂教学,这也正说明了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并没有走到尽头,还是可以发掘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合理的运用体罚这种教育手段呢? 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在使用体罚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体罚要因人而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有些学生本身在心理上可能过于自负,性格过于激动或是极端内向。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在使用体罚时,就要注意其心理的变化,不能过于简单的使用体罚,特别是不能在心理上对其进行惩罚,最好在体罚之前能够联系到家长,了解情况后再下决定。对于一些性格外向,承挫能力好的学生,我想体罚的后果可能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结合学生心理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中,多一分细心,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变化,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体罚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体罚方式。比如低年龄段的可采用打手心、打臀部,大一点的可采用体力劳动作为惩罚。 第二、体罚手段要多样化。传统的体罚手段只是比较简单和粗暴的打,这与我们的社会发展相比,我觉得过于单调。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认为罚站、罚打扫卫生、罚修剪学校草坪、罚做义工……等等方法都可以列入体罚的范畴。如做义工,既可以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体力惩罚,也能让他明白为别人付出劳动也是幸福的。 第三、体罚必须掌握度。比如使用打,我们首先要注意打的部位,我们可以选择伤害比较小的手或臀部,因为打这些部位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其次,我们要注意打的工具,最好使用一些对学生伤害比较小的中性工具,比如竹片或木条。 第四,在执行体罚时,我们必须慎重。为防止出现老师为泄愤而采取的体罚,我们可以将体罚的权力收归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学校惩罚机构来对学校进行教育,而在使用前,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听证等方式决定使用与否。使用后再通过心理测验或心理疏导等方式,做好善后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力求体罚得到安全、切实的执行。 社会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情况也是良莠不齐,而我们教育系统内一贯以来,流传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样的说法,对于这种议论,我们暂且不讨论对否。但是我想说,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靠单一的说教来实现“因材施教”,来实现教育的目的,这未免不过于乐观。如果仍停留在“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的教育真的很被动,我们的教育又何来的出路?所以我认为教育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体罚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作为一种惩治手段并不过时,而要真正让体罚被社会所关注,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我们应该立法将体罚写入法律,并受法律保护;比如如何将体罚制度化,并在全社会被接受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无论如何,没有体罚的教育终究是不全面的教育,没有体罚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或许今天我们少惩罚了一个学生,少了一些师生冲突,然而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就会增加一个管理的包袱!我们的社会就会因今天的教育失败而自食其果!所以我想说,体罚不过时! 好,谢谢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