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历史上有名的音乐家有哪些?

2025-05-13 18:59: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Jakob Adolf Hgg 雅各布·阿道夫·黑格 1850-1928 瑞典作曲家。1850年6月16日出生于厄斯特冈岛( stergarn)。早年就学于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 Stockholm Musikkonservatorium),随博姆(Jan van Boom)学习钢琴。后曾在哥本哈根,随纽珀特(Edmund Neupert)学习。不久至德国游学。 黑格是瑞典重要的作曲家,他在瑞典音乐史上的地位, 就象格里格在挪威一样。 黑格于1928年3月1日逝世于胡迪克斯瓦尔( Hudiksvall)。 Eduard Tubin 爱德华·图宾 1905-1982 瑞典籍爱沙尼亚作曲家、指挥家。 1905年6月18日出生于爱沙尼亚卡拉斯泰( Kallaste)一个热爱音乐的渔民家庭。 父亲是乡村乐队的长号手。图宾早年接触过多种乐器, 父亲看他非常认真地对待音乐,便卖掉一只小牛, 为他买了一架小钢琴。1920年战争之后, 图宾进入塔图师范学校, 1924年又参加塔图高等音乐学校的第一届卡特Johannes Krt)管风琴班,同时随埃勒里(Heino Elleri)学习音乐理论及和声。1926年塔图师范毕业后, 在塔图附近的诺(No)当教师,还在教堂弹管风琴, 担任合唱队指挥。 1930年取得塔图高等音乐学校的文凭后返回塔图。30年代, 他指挥了许多歌剧、芭蕾、音乐会和合唱。 这一时期还作了几次短期旅行,到国外学习音乐,包括维也纳( 1932)、布达佩斯(1938)和巴黎(1939)等。 在布达佩斯,他将自己的第一、二交响曲拿给作曲家科达伊, 并结识了巴托克。在科达伊的建议下,他开始搜集和研究民间歌曲, 这也使他在1938-1940年间创作了爱沙尼亚芭蕾《小妖精》 (Kratt)。此后,他以爱沙尼亚民间音乐为根, 创作了大量作品。1940年苏联控制爱沙尼亚后, 他被任命为塔图音乐学校作曲班负责人和 Vanemuine 剧院指挥,同年被派往列宁格勒学习苏联音乐。二战期间, 他在战火中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创作和演出。战后的1944年, 因流亡瑞典,受到音乐出版商薛林(Einar Krling)的注意,为他出版了许多作品。1945年, 瑞典为他在著名的德罗特宁霍姆宫廷剧院提供了一个档案管理的职位 ,他在此整理了大量巴洛克歌剧和芭蕾等文献, 一直工作到1972年退休。期间, 他还担任着流亡在瑞典的爱沙尼亚人男声合唱团的指挥。 他于1961年加入瑞典籍。1982年11月17日, 图宾逝世于斯德哥尔摩。 Lars-Erik Larsson 拉尔斯-埃里克·拉松 1908-1986 瑞典作曲家。1908年5月15日出生于阿卡普(karp)。 早年学习管风琴,1924年通过考试。1925- 1929年间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随埃尔伯格(Ernst Ellberg)学习作曲。后又在维也纳,随伯格(Alban Berg)学习。1930-1931年又在莱比锡随罗伊特( Fritz Reuter)学习。之后在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担任合唱指挥。 1933-1937年《隆得日报》(Lunds Dagblad)担任音乐评论作家。1937-1954, 经常指挥瑞典广播乐团演出。1947- 1959年担任国立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作曲教授。1961- 1965年受聘为乌普萨拉大学音乐总监。 1986年12月27日逝世于赫尔辛堡( Helsingborg)。 拉松是一位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坚定地继承古典传统, 根据这些原则创了一系列知名的器乐协奏曲 Johan Helmich Roman 约翰·赫尔米克·罗曼 1694-1758 瑞典作曲家。1694年10月26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 1714年至英国伦敦,随佩普施(Pepusch)、阿廖斯蒂( Ariosti)学习,1720年回到斯德哥尔摩,1727- 1745 年担任大教堂乐长。他是第一位可以与德国、 意大利作曲家相媲美的瑞典器乐和声乐作曲家,因此被称为“ 瑞典音乐之父”。他一生创作了400多部作品,包括奏鸣曲、 协奏曲、独奏曲、三重奏、瑞典弥撒等。 其中1744年创作的乐队组曲《多罗特宁赫尔姆宫音乐》( Drottningholmsmusiquen), 受到人们特别的喜爱。他的作品明显体现着亨德尔的影响。 罗曼1758年11月20日逝世于哈拉尔德斯马拉( Haraldsmla)。 海因茨·普罗沃斯特1891-19?? 瑞典作曲家。生平未详。曾为瑞典电影《插曲》( Intermezzo)配乐。《插曲》 描写的是一位小提琴家的爱情故事,1939年美国重新拍摄时, 由海菲兹为电影中的小提琴配音。 Jan Sandstrm 扬·桑德斯特伦 l954- 瑞典作曲家。1954年1月25日出生于瑞典的威廉敏娜( Vilhelmina),成长于斯德哥尔摩。1976- 1978年在皮特奥音乐学院(Musikhgskolan i Pite)学习。1980- 1984年在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 Musikhgskolan i Stockholm)继续深造,随布克特(Gunnar Bucht)学习作曲。1982年之后, 成为皮特奥音乐学院教师,教授作曲与音乐理论。1985- 1989年边教课边作曲。1989年升为教授。 他的创建早期受美国极简派音乐(minimalism)的影响, 此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旋律曲折,富于变化,并且衔接自然。 还有n多...我就不贴啦,你可以看看下面的网址... http://www.unpopmusic.cn/ dispbbs.asp?boardid=26& replyid=7682&id=1317&page=1& skin=0&St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