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些九年级下册北师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2025-05-21 11:14:3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初三历史试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传统知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而习,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就是感受、体验知识的魅力和知识力量的过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学”的喜悦和“习”的快乐吧。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各题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按题号顺序填在后面的表格里)
1.领导俄国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人是
A.斯大林 B.列宁 C.戈尔巴乔夫 D.赫鲁晓夫
2.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宫殿,下面属于俄国的是
A.白宫 B.冬宫 C.白金汉宫 D.故宫
3.哪个条约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为此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4.巴黎和会三巨头指的是
A.劳合.乔治、威尔逊、克里孟梭 B.罗斯福、克里孟梭、劳合.乔治
C.威尔逊、克里孟梭、墨索里尼 D.张伯伦、威尔逊、克里孟梭
5.“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一天内就有近一千六百万股股票抛售出去,股票价格持续暴跌”。以上场景发生在
A.1928年的巴黎 B.1932年的伦敦
C.1929年的纽约 D.1933年的柏林
6.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进一步加强
7.一位同学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他应该重点查找的资料是
A.诺曼底登陆 B.列宁格勒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莫斯科战役
8.上完历史课,小东回家对妈妈说:“虎、虎、虎”,让妈妈才知道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事件,此事件应该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战役 C.9.18事变 D.七七事变
9.2003年3月,美国绕过联合国,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发动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这一事件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美国的行为是正义的  
C.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D.和平与经济发展不可兼得
10.为了奖励对世界电影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世界电影行业设置了许多奖项,其中属于美国好莱坞的是
A.奥斯卡奖   B.凯撒电影奖  C.金马奖  D.华表奖
11.早在一战结束的一次会议上,联合国的组织架构和原则就已经确定,这次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巴黎和会
1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这一组织成立的目的是
A.加强欧洲各国在经济、政治上的合作,发展经济  
B.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   
C.使西欧称霸世界   
D.完成西欧统一
13.二战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矛盾不断,阿以矛盾的重要根源是
A.石油问题  B.水资源问题
C.疆界问题  D.民族问题,宗教问题
14.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
A.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  
B.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5.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你知道使希特勒这个说法破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吗?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立
16.下列战争中,属于全球“冷战”局势下的局部“热战”的是
A.朝鲜战争 B.北非战争 C.中日战争 D.中国的解放战争
17.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 B.称霸世界 C.稳定资本主义 D.扶植反动势力
18.摇滚乐最早出现在
A.英国 B.古巴 C.印度 D.美国
19.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哪一个?
A.中国 B.英国 C.朝鲜 D.苏联
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朝鲜、越南战争爆发,当时在战争中为美国提供军事物资的主要供应基地在
A.日本 B.中国 C.缅甸 D.菲律宾
21.20世纪60年代初对于非洲来说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因为就是在其中的一年中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是在
A.1960年 B.1961年 C.1962年 D.1964年
22.20世纪70年代初期,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是
A.美国 B.日本 C.联邦德国 D.法国
23.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方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上述事件中的一夜指的是
A.1989年 B.1991年 C.1922年 D.1936年
24.美国拥有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电子计算机的人却对其中一所情有独衷,因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诞生在它的实验室,它是
A.纽约大学 B.麻省理工学院 C.哈佛大学 D.宾夕法尼亚大学
25.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我是英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请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事一体化
答 题 卡
一.1—2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图说历史(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8分)
26.

27.

(2)他创作这幅画的意图是什么?(2分)

三.读史制表(共计8分)
28.阅读下面内容,完成美苏两极冷战情况一表(8分)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鼓动美英合作对抗苏联。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阐述美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宣称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能够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被称为“杜鲁门主义”。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等8国在华沙缔结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东欧和苏联解体后,华约正式解体。
项目 序幕 开始标志 发展 结束
时间
事件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29小题8分,30小题16分)
29.材料一:2001年9月11日,4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4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材料二:2003年7月30日,黑龙江省检察院哈尔滨铁路运输分院对建国以来最大的贩卖、运输、制造咖啡因毒品案件提起公诉。1992年底至2002年4月间,周小明等34人贩卖、运输、制造咖啡因毒品103.85吨,受到法律制裁。
材料三:2007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完成“锰三角环境评估及跨界环境污染防治综合对策”项目的申请报告,并于当年10月15日获得通过。
(1)材料中报道的是当今世界面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6分)
(2)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国际组织是什么?(2分)

30.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请回答: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6分)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历史证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血与火的灾难。
请回答:请任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一例史实。(2分)

材料三: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请回答:列宁在探索苏俄富强之路时,都进行了哪些尝试?(4分)

材料四: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
请回答:为应对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中心内容是什么?(4分)

五.问题探究(共10分)
3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来越多。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2)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有哪些?请举一例。(2分)

(3)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5分)

初三年级期末历史检测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1—2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A C B C A A A D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A A D D A A B B D C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图说历史(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8分)
26.(1)第三次科技术革命(2分)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可利用因特网查找学习资料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27.(1)毕加索(2分)
(2)描绘战争的恐怖、痛苦、受难和兽性。从而达到痛恨战争的目的。(意思相近即可)(2分)

三、读史制表(共计8分)
28.
序幕 开始标志 发展(答出任一一项即可) 结束
1946年 1947年 1947年 1949年 1955年 1991年
丘吉尔“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北约建立 华约建立 华约正式解体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29小题8分,30小题16分)
29.(1)恐怖主义、毒品、环境(6分)
(2)联合国(2分)
30.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6分)
材料二: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等。(2分。答出一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材料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4分)
材料四:实施罗斯福新政,其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或《全国工业复兴法》)(4分)

五、问题探究(共10分)
31.(1)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3分)
(2)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和恐怖主义等问题(任举一例即可)(2分)
(3)(言之有理即可)(5分)

回答2:

九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下列哪一国家颁布的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2、下列人物使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的是
A伯里克利 B汉谟拉比 C释迦牟尼 D马可• 波罗
3、阿拉伯数字的传播是下列哪国人的历史功绩
A印度人 B埃及人 C阿拉伯人 D苏美尔人
4、下列宗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5、文艺复兴时期被视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的作品是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大卫》 D《西斯廷圣母》
j6、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1688年宫廷政变 B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C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D《权利法案》的颁布
7、列宁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列克星敦的枪声 B波士顿倾茶事件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敦战役
8、《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纲领性的历史文件,它庄严宣布:
A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只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统治
B人人生而平等,殖民地人民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C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
D制定民法典,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9、之所以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称为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
A赢得了民族独立,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B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C推动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
D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0、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不可能享受到的生活是
A乘飞机出行 B乘汽车上班
C在电灯下读书 D用电脑上网
11、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时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比别人看的远些的具体成就是
A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B阐明进化论
C创立相对论 D创立电磁理论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斗争,主要
A争夺巴尔干地区 B争夺势力范围和殖民地
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建立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剧团
13、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影响
A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B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D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巴黎公社 B苏维埃俄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古巴
15、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允许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D取消自由贸易制
16、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德曼说:“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这句话中的条约是指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五国公约》 D《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17、二战的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攻克柏林
18、二战期间,签署“日本所侵略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都必须归还中国”文件的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9、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20、20世纪90年代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激烈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 B国际经济旧秩序破坏
C冷战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D多国插手
二、 非选择: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材料二: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世界上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5000多万人死亡,直接军费开支及物质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材料三: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俄罗斯为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强调: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不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各国人民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机遇,齐心协力,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全面合作。
请回答:
1)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什么作用?对战后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有直接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二战至今的60年间,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的主要因素。(至少答出三方面的原因)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美国华尔街就越证券交易所股票暴跌,引发了信用恐慌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全国,继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材料二:1932年底,罗斯福作为民主党派总统候选人发表演说时,表达了实施新政的决心:“我向你们宣誓,我为自己宣誓要执行有利于美国人民的新政。”
请回答:
1)这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6分

2)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内容是什么?请概括“新”的特征。6分

3)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意、日走上了什么道路?2分

23、我国近邻日本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国家,历史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国内矛盾重重,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怎样向欧美列强学习的?4分

2)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6分

3)学习上述二次日本巨变后,你有何感想?4分

24、世界近现代史上,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请简要回答有关科技革命的问题:
1)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分别使5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4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8分

3)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