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救助病人,也是无偿献血者仁心义举的表现。同时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行为。而且,根据各地区的规定,献血者及家庭成员还可以享受相应的用血优待政策。
定期适量献血有好处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进行了“投资”。
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682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
男子献血还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经周期性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这类女性的含铁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遇到意外事故,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从上述分析来看,献血者由于血液新陈代谢较未献血者旺盛,其寿命会延长。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献血者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对健康有益
为了自己的健康,别去献血,说有益健康是骗人的,我凭良心说的,献血不是献爱心,真正的献爱心应该是献给患者,但明显是献给医院,然后医院高价卖血给患者,赚黑心钱,所以他们会说献血有益健康骗更多的人去献血,既然有益健康为什么他们自己却不愿意献血?
献血一般是对身体没害的,反面对身体有益,因为献血会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也可增强免疫力.一般人的红细胞能存活120天,你不去献血它也会死亡,反正你身体健康的话,我建仪你去献一下血,帮助一下一些有需要的人也好.以前我是在医院血库工作的,看到自己的血可以帮到人真的是很高兴的.不过现在血袋上已经没名字了,看不到哪一袋是自己的血了.
对于献血者,有助于血液循环,不过前提是你适合献血,身体比较健康,因为献完血会暂时虚弱一点,健康的人很快就能恢复。所谓献血之后得病了很大可能是献血者自身原因,心理因素也有关,心态放轻松点就好了,不必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