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其中s代表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刻度尺测量;t代表小车运动的时间,用秒表测量;s t
(2)实验时,用斜面可以使小车获得动力加速下滑;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这样小车的运动时间时间长,便于测量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以减小误差;
(3)①由图知,小车通过全程的距离s1=60cm=0.6m,运动时间t=5s,
∵v=
,s t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s1 t
=0.12m/s;0.6m 5s
②由图知,上半程,s2=0.3m,t2=3s,
∵v=
,s t
∴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
=s2 t2
=0.1m/s;0.3m 3s
下半程,s3=0.3m,t3=5s-3s=2s,
∵v=
,s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3=
=s3 t3
=0.15m/s.0.3m 2s
比较可知,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1)v=
;s t
(2)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加速下滑;小;便于记时测量时间误差小;
(3)0.12;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