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逊理论
当外施电压足够高时,一个电子从阴极出发向阳极运动,由于碰撞游离形成电子崩,因碰撞游离而产生的新的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自持放电的条件为。这就是汤逊放电理论的叙述过程。
详细:http://baike.soso.com/v47009779.htm
流注理论
关于气体电击穿机理的一种理论。由R.瑞特与J.M.米克于1937年提出。汤森理论奠定了气体放电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气体放电研究的发展,有些现象只由汤森理论难以解释,例如放电发展的速度比碰撞电离快,放电通道是不均匀的而呈折线形状,因此需要寻求其他理论。流注理论就是在总结这些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详细: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FbIhrjEDzH4SsihsJOO6tf94tB5GPHaPx_yeAirlpdAVkEHodANiweWALbh83pv-xD1uY6iRvPcqA-pbWYs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