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任命、调动、升贬常用词:
除:即拜受官职。
拜:授予官职;任命。
陟(zhi,音治):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擢:由选拔而提升。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臣子官职官衔或爵位。
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
谪:降职,往往指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
放:即放逐。
黜:贬斥,废除,降官的意思。
出:即“出任”可以由家居而出任官员,也可以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员。
徙、转:一般调职。
征、辟:征召贤士为官。
表官职变化的: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
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 表恢复的:复、还
7) 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右迁
升及迁也,是为迁升
常用的有除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