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肉体跟心灵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机制存在,来主导我们这一切,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灵魂”。 人是具有多重空间性的,我们在瞬间同时经历许多空间层次,灵魂或内我并不是我们之外的东西,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中心。 灵魂永恒不灭,是超越第三维度物质世界的存在。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灵魂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飞,可以穿墙,可以瞬间移动,可以看清人们的过去与未来。灵魂还会分裂与重合。事实上,本来就没有你我他之分,所有的灵魂与意识,都是起源于宇宙原先的那个点。 而且,不是灵魂存在于我们体内,是我们依附灵魂存在。我们的生生世世,都只是灵魂的多重显现罢了。 不过,我认为“灵魂”这个观点会导致人们有一点误导,就好像是有一个个体存在。其实,我认为有一个名词更贴切一点的,就是“我”这个观念,也就是本来的我,心灵是会思考的我,肉体是会行为造作的我。那我们把本我视为是真正的你,那么,心灵是一个会思考的你,肉体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这是身心灵的一个观点。 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的电脑,有荧屏有键盘有主机体,这个硬体的结构跟人的肉体结构很相似。所以电脑也会看、会听、会写、也会讲,它跟肉体结构没什么两样,差别只是造型不同,结构不同,重量不同。 电脑的主机体里面有一个功能,就是它会储存这台电脑过去输入给它的所有资料,所以它会记忆,会储存。那么根据它所储存的资料,它也会做运算判别和分析,然后透过显示器列出结果。这就是电脑主机体的结构,跟我们的心灵机制是非常相似的。 是人操作这台电脑之后,给这台电脑赋予生命力,让它开始有了功能,有了作用,这台电脑才真正有了生命。如果人没有操作它的话,电脑只是一堆电子零件罢了,不具任何意义。 内存关乎的是我们的头脑层面,今生的知识层面学习大多都堆积于此,沉积得越多,你越不堪重负。 当你博古论今、通晓世事的时候,你的内存已经占用快饱和,运转越来越慢了。渐渐地,你已经发现不了夕阳晨星的美,也不会再去赞叹风中那片落叶的轨迹,你大部分能耗都用在一些“临时”的处理数据中,譬如今生外在强加于你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任何灵性导师和先师都会提起这句话:放下。放下即是清空你的头脑,了断你的执着。清空了内存你才有更高的运行速度。修行者最后都会找回那颗童年的心。 硬盘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记录里我们一直以来的灵魂体验、智慧的累积。 一次开机,一次内存读取的数据总是有限的,而且太片面,即便你超级聪明的2G内存头脑,也不可能和硬盘的数据存储相比,这是关乎我们智慧容量的地方。《阿甘正传》里,阿甘的头脑里从不以“过去”来定义评判自己和他人,也不挂碍“未来”,他只完全地存在于当下。他的内存几乎是空白的,需要的数据的时候,高速运转的内存调用硬盘数据即可,他的硬盘也许是充满智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