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恶法,什么是善法?

2025-05-07 12:14:0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凡是有利于加强政府的权力,限制或削弱人民权利的法律统称为“恶法”。
凡是趋于限制或削弱政府的权力,增进或保护人民权利的法律统称为“善法”。

回答2:

《百法明门论》里面,把世间万事万物分为100种,其中善心以及因这些善心产生的善行有十一种,与之相反的就是恶:
(1)信 ─ ─ 信实事实理,信佛法僧三宝功德,信善恶因果,即对佛教有坚强信仰,为生起一切道德善法的根源。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能有深的信仰,则能生出一切善法。
(2) 惭 ─ ─ 惭耻,自觉知识道德学问不如人而感惭耻。
(3)愧 ─ ─ 抱愧,不敢做不道德的事,损害他人,怕对他人不住。倘若做错了事,便自觉抱愧,则能改过为善。
(4) 无贪 ─ ─ 不悭贪,对五欲无所眈着爱恋。
(5) 无嗔─ ─ 不嗔恚发怒,遇不顺境界,能慈心忍受。
(6)无痴 ─ ─ 不愚痴,能以智慧辨别善恶是非,明白事理。(一切善法,由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而生。)
(7) 精进 ─ ─ 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就是勤勉的意思。即勤修一切善法,勤断一切恶法。
(8) 轻安 ─ ─ 即心中轻快安乐。要除贪嗔痴等粗重烦恼,则内心便可得轻快安乐。
(9) 不放逸 ─ ─ 不放荡纵逸,任性胡为,能依不贪、不嗔、不痴三善根为体,防恶修善。
(10) 行舍 ─ ─ 行是修行,舍是舍弃,即修行人应舍弃我相和法相,也即行一步舍一步的修善。
(11) 不害 ─ ─ 不损害人家名誉、生命、财产、等,能慈心容忍爱护一切众生。

回答3:

恶法本身的定义一直是一个模糊的问题。恶法与良法的碰撞是分析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之间一个长久争论的辩题。恶法以及恶法相关的理论本身具有争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