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是代表他个人的意见吧!
到底什么叫做吃亏呢,到底又什么叫做占便宜,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好界定!
怎么说呢?有一本书叫《第五项修炼》,作者叫,彼得圣吉,是企业管理方面的,这本书的理念非常棒,世界500强的企业有40%在使用,知道这本书理念,源自于哪里吗?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节选一段,彼得圣吉。在他的新作“《修炼的轨迹》,领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里面谈到的话:在我的工作中,有一个观念曾引导我,那就是,比较古老的通常也是比较好的。一个观念若存在了几千年,它必定已经经过许多考验。这是个很好的指标,证明它具备真正的优点。如今,我们只看到新事物,这种态度往往会误导我们,让我们重视新奇甚于本质。’” “由于古老事物失去了价值,老年人从我们中间消失。”约瑟夫说:“专业科技技能取代了智慧,老化被视为活力与青春大幅消融,走入衰老与颓败。”他皱起眉头:“这些转变让人类福祉与社会稳定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
彼德圣吉的老师是中国的国学大师南怀瑾!他还在书中谈到,新时代的企业家,或领袖,最需要的就是儒家这种古老的智慧和内在修养!!
而且圣吉,也谈到,希望在全世界弘扬中国传统的文化,因为人们需要它!
要知道,企业家,企业领袖,那都是和什么样的人都有接触,如果学儒家的学问,道德的修养真的那么没用,随便被人干掉,我想这个管理大师不会写这些没用的东西!
而且,如果真没有用,他的理念谁接受?我们中国人,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文化!
如果连做企业的人用他还可以把企业做好,我想一般人学这些应该没错吧??
李嘉诚先生,是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从小就学习儒家的学问,并且可以身体力行!
李嘉诚年轻的时候,帮别人做业务,业绩做到最好,也发展了非常多的客户!他后来想离开这家公司,但是觉得老板给他工作的机会,对他有恩,所以他给辞职的时候给过去的老板说,我离职出去还是和你干同一个行业,但是我不会带走一个在这家公司发展的客户!一定从其他的渠道发展!
后来他辞职以后,真的没有带走原来一个人客户!
这难道不是仁义礼智信吗??
(那按照现在的人来说,离开原来的公司最好是能带什么带什么!)
李嘉诚先生走后,难道生意就损失了吗?他重新开发新的市场,同样做得很好,而且 原来认识他的人,知道他那么可靠,为人那么好,都很愿意和他合作!
就是现在很多人听到李嘉诚名字,都会发自内心的赞叹!
李嘉诚先生,也教给自己的儿子,要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修养,来提高自己!
李嘉诚经商那么多年,华人首富,他也是学的儒家文化开始,后来他还学习佛家文化!
他也讲道德修养,人们都很佩服他,不是因为他的钱,而是他的修养!
他也没有被人家随便就干掉啊!
如果儒家的文化,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和礼仪,可以让李老先生从一无所有开始,做那么大的事业!我想一般人没那么高要求,就想好好生活一下,应该也没问题了吧?
要知道,不管是儒家,或是佛家,中国自古有两种人,一种是搞理论研究得,一种是实际拿来运用的!搞理论研究的就像画地图的,中国地图都画得出来!但是实践者就像亲自旅游的旅游家!那画地图的,地图画得再好,也无法知道具体身临其境是什么样!
同样,会背诵菜谱的人,不代表他懂得做菜!
看过太极拳图谱的人,就是记得再熟,没有真打过那也是两码事!
如果一个会画地图的人,因为地图画得好,而他又没实际去走过,就说去旅游没意思!
如果一个人会背菜谱,而他又没做过这个菜,他就说菜不好吃!
太极拳图谱记得很熟的人,他就根据太极拳的图谱来分析这个不可能健身,而他自己可能根本就没打过太极!
你说这种论断,会不会太偏颇了?
传统文化也一样,钱教授理论很丰富,但是他自己都说,他自己无法实践到弟子规或者三字经当中的要求,可见他的理论偏重于实践更多!
所以,他讲90%的学传统文化的人会被别人干掉,也是从他的理论出发吧!
实践者的例子,就不再举啦,太多太多了!
传统文化教我们仁义道德理智,可并没有教我们变得愚蠢,要知道传统文化注重的是智慧!智慧就代表可以有通融,圆融,不是死死板板的不能变化!即使是忠义,仁义,都是有智慧的,不是盲目死板,陷入一些条条框框,那是完全错解了传统文化的内在核心!
这个只要深入实践的人都能明白,传统文化的东西,并不是死板的!
只注重于理论的人,可能就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的条条框框,而缺乏内在深入的实践,不能明了真实的东西!
我个人也学习并实践这方面,我不敢说我多懂,但是可以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我认为,中国传统的文化,一开始就是在抓最核心的地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都是一样!然后在核心里面不断的延伸出来,这就好像是种花种树,播种一样!
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可能孩子不懂,可能刚刚开始,他们用不上,就正如播种,刚刚开始种下种子去没有发芽一样!但是往后会随着不断的成长,慢慢变成参天大树!也就是说,他终身都有用,而且会随着实践,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越用效果越好!
未来家庭的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事业等等的问题,这个种子当中都有的!
而其他的学问不是这样,其他的学问是学过久丢了,学过就丢了!很多大学生现在都是学了10多年,就我学计算机的,现在不干计算机,过去学那些都通通没用!即使是我干计算机,计算机的知识也只能帮我搞好技术!他能教会我如何经营家庭,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和别人相处吗?要谈智慧那就更没有了!
所以,投资小时候,来好好的学习这些经典很值得啊!
南怀瑾大师也说,小时候他们被书,都不知道干什么,等慢慢长大了,就感谢老师过去让他们背这些,因为这些人生当中可以用上!
所以,看待传统文化,三字经,弟子规,我个人认为更应该用,参天大树的发展去看待!而不仅仅是考虑,学这个能不能赚到钱!因为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和谐,人生的和谐是整体的因素,而赚钱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去和别人战斗,如果每天都活在和别人战斗的生活状态中,这样的人,不论他能不能把别人搞定,他的人生都会很累,楼主同意我的说法吗?
所以,我们学习一门学问,更不能看他是不是能把别人搞定,因为这个想法和动机本来就是错误的,本来就不会给自己给别人带来好处的!
中国人的语言艺术就是说话说三分,我们不要只听这些,一定要理解那七分才行;兄弟。
姓钱的说的意思:光作善人是要吃亏的,但怎样不吃亏他没说,所以借楼上一位仁兄的话:
看看“厚黑学”就明白了。
总之老钱没说的就是:做人要按三字经、弟子规来,但做事要想不吃亏就得按厚黑学来了,
稍稍想想姓钱的说的其实是废话!(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做人处事的道德底线应该让孩子知道,并且应该遵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触人和事的增多他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做为家长必需让孩子知道有些人是不能交往的,有些事是不能做的,三字经和弟子规告诉我们的就是最基本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家长应该让孩子多读此类书。
还有孝道文化,越是底层出身的儿童越不要教孩子这些,儿童洗脑术驯化术当然会吃亏了
说的属实,在当今看来,的确是这样。然而,如果钱教授能够再向纵深挖掘吃亏以后的事情就臻于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