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大气层温度升高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连锁影响。如北极圈内特有的植物开花期提前,致使按期而来的蜜蜂因错过开花期而不能授粉,使这些植物数量锐减。世界各地发现的各种生物体异常,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已经很严重。英国、法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对境内河流中生物的性态进行过调查。在英国的爱尔河,发现100%的石斑鱼雄鱼变雌鱼,还有部分平眼鱼出现雌化现象。法国塞纳河中的雄鲽鱼出现排卵现象。在日本,流经东京都的7条河流也发现有25%的雄鲤鱼血清中含卵黄素。199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河流和湿地里发现三条腿的畸形青蛙,随后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发现畸形青蛙,其所占比例达10%。其中有一种叫雕蛙,畸形个体达75%。后来明尼苏达州的研究人员把产生畸形青蛙地区的水取来,用于培养体态正常的非洲瓜蛙,实验结果证明在这种水体里培养的瓜蛙100%的胚胎畸形,这说明不是生物个体的畸变,而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生物物种变态的结果。1998年挪威科学家在北极发现6只北极雌性小熊长出雄性器官,这一消息在全世界科学家中曾引起轰动。
环境污染对人类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一些事例为证:1984年4月26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事故后的7年里,有7000多清理人员死亡,在15年后,参加救援的83.4万人中,有5.5万人死亡,15万人残疾。在附近10千米以内的土地,50年内不适于耕作和放牧;附近100千米范围内,10年内不能生产牛奶。这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类生存影响的明显例证。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也是渐变的: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对1981—1996年的16年中,北京、上海、天津等39个大城市的11726名健康男性的调查表明,由于环境污染,男子的平均射精量(每次)在16年内下降了10.3%,每次射精的平均精子数目减少了18.6%;每次射精的精子活动率降低10.4%,正常形态精子减少8.4%。这和国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丹麦科学家的统计认为,由于环境污染,在1938—1990年的50多年内,成年男子每次射精量平均减少了20%,精子数目减少40%。另外畸形怪胎发生率的增加也有环境污染的背景。
附录6 环保运动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全美国共有1万所中小学、2000多所大学的2000多万人游行集会,群情激动。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图画、各种表格,高呼口号,进行集会和演讲,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生存环境。第二天,并不关心环境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主持召开了会议,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稍后成立了美国国家环保局。4月22日的行动,也促使美国议会开始制定环保法规。1972年全球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此后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正是因为这次行动产生了这样的结果,人们将4月22日命名为“地球日”,这一天也成为140多个国家的民众进行大规模环保活动的共同纪念日。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全世界范围的“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人类面临多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呼吁人们要共同珍惜环境。这一天,被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年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年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1974只有一个地球1980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75人类居住1981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76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82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77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83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1978没有破坏的发展1984沙漠化1979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5青年·人口·环境
附表1 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续表年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年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1986环境与和平1996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87环境与居住1997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88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98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89警惕全球变暖1999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0儿童与环境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1991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2001世间万物生命之网1992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2002让地球充满生机1993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2003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1994一个地球,一个家庭2004海洋存亡,匹夫有责1995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2005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附表1 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续)-11972年起,成立了许多的国际环保组织,专门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与生物圈计划”、“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全球环境基金(GEF)”、“国际地球之友(FoEI)”等。1990年6月在马来西亚东盟组建东盟环境高级官员委员会。许多民间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也纷纷成立,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普及环境教育、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合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世界“绿色和平组织”、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青少年环保志愿者”、为保护藏羚羊而疾呼呐喊的“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等。
国际社会经过协商还签定了各种国际环保公约与协定书。据统计,全球目前有180多个环保公约。另外,还确定了许多的环境日,开展宣传活动,以唤起和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正在加入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活动中。
日期节日名称日期节日名称2月2日世界湿地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3月12日中国植树节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3月21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9月16日保护臭氧层国际日3月22日世界水日9月27日世界旅游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0月4日国际动物日4月的某一周全国各地的爱鸟周10月14日国际减灾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0月17日根除贫困国际日6月4日受侵略戕害无辜儿童国际日10月24—30日裁军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11月16日国际宽容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1月11—18日国际科学与和平周6月25日中国土地日12月29日生物多样化国际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附表2 与环保有关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