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总面积11819平方公里;辖6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2017年,常住人口791.81万,城镇化率为77.59%,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35.51亿元。 [4]
长沙是中国中部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京广、沪昆和规划中的渝厦高铁在此交汇,黄花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空港。 [3] 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湘江穿城而过。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 [2] 存有马王堆汉墓、四羊方尊、三国吴简、岳麓书院、铜官窑等历史遗迹。凝练出“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
西汉设立长沙国。“长沙”之名始于西周,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全市总面积1,其中市区人口166。公元前202年。据考古资料证实和史籍记载,距今15-20万年前。尔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以长沙作为郡、国、州、府、路、厅治所。公元1664年以来,长沙一直为湖南省会。1933年始设长沙市至今。长沙历史悠久,素有“楚汉名城”之称.18万平方公里。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城邑已具雏形,称为研究我国古代史资料的第五大惊世发现。距今4500年前已有发达的原始农业和渔猎业,其中市区面积554平方公里,系我国特大城市之一;1998年末总人口576.88万人,无一不显示出这座文化古城的丰姿.9万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长沙共发掘楚墓3000多座,汉墓10000多座,出土保存完好的文物20000多种,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距今7000年前已有先民定居。遍布长沙城乡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楚南重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置长沙郡,长沙为郡治所在地,长沙成为诸侯国首府。1972年长沙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具保存完整的女尸及其丰富葬品,被誉为世界奇迹。1993年长沙西郊发掘出西汉王室墓,被称为中国考古重大发现。1996年在城市中心五一广场东侧发掘出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数万片数十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