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急,谢谢!

2025-05-23 11:22:5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对流层温度变化大而且是人类活动的层面所以温度相对较高
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各种大气成分也对阳光骑着吸收和反射的作用
(详见“大气成分”)
由上选B

我认为选b
好像课本是讲的就是水

回答2:

1.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散逸层是航天飞机依次穿过的大气层,所以选A,此选项就是四个大气层的温度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
2.B,强烈的辐射那些,大多星球都有哈,而地球特有的大气厚度才使我们人类降低了辐射的危害,能够正常生活。

回答3:

按温度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层分为5层:

对流层:从地面到大约10~16千米处(极地大约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气层的最底层。这一层集中了约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量。大气的对流在这一层十分发达,气温随高度的上
升而均匀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温度下降到-55℃。在这层里,大气的活动异常激烈,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甚至还会翻滚。正是由于这些不断变化着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多种多样复杂的天气变化,风、云、雨、雪、雾、露、雷、雹也多发生在这个层次里,因而也有人称这层为气象层。

这层的顶部叫对流层顶,这里气温不再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而是基本不变,是一个很稳定的层次,对流层里的天气影响不到这儿来。这里经常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空气平稳,非常适宜喷气客气的飞行。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向上到55千米高空附近。。这一层是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浓度最大,因而这一层又称臭氧层。由于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所以这一层的最大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到顶部温度增大到最大值。

平流层虽然水汽极少,天气现象比较少见,但随着气象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发现这一层的气流等的变化与对流层中天气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向上,也就是从55千米到80千米这个范围被命名为中层大气,简称中层。在这里,温度随高度而下降,大约在80千米左右达到最低点,约为-90℃。人们一般把飞行高度达到80—100千米的飞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气飞行的航天器。按照美国航空航天局规定:飞行高度超过80千米的飞行员即可称为宇航员。

热层:从中层大气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围。之所以叫热层,是因为这层中的空气分子和离子直接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量,因而运动速度很快,和高温气体一样。这里空气极其稀薄,尽管热层顶的气温可达1000℃(太阳比较宁静时)~2000℃(太阳活动剧烈时),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会感到热。

逃逸层: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气层,这一层顶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气又特别稀薄,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机会很小,因此空气分子就像一颗颗微小的导弹一样高速地飞来飞去,一旦向上飞去,就会进入碰撞机会极小的区域,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所以外大气层被称为逃逸层。这一层温度极高,但近于等温。这里的空气也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人类大部分的航天活动都是在逃逸层之内(或之外)进行的
选B
第二题选A

回答4:

1 航天飞机一般在200千米以上飞行,即电离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以下依次是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情况和电离层的一样,而对流层和中间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航天飞机从对流层到电离层的过层中,温度变化是A 降 升 降 升。老师上课时候的那张大气层温度变化曲线图很重要,认真记好对做这类题目有帮助。
2 火星也有大气层,但是由于质量小,引力小所以它的厚度比地球大气的厚度小;另一方面火星的的那层薄薄的大气主要是由余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