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燃气热力学校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2025-05-22 13:37: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武汉市燃气热力学校情况介绍

一、学校的办学性质和发展历程:
1、1983年6月,经武汉市公用局、武汉市劳动局批准成立“武汉市公用局技校煤气分校”。
2、1996年,国家建设部城建司社会劳动保障局审核批准我校成立“国家城市燃气职业技能鉴定所”。
3、1998年4月,经武汉市教委正式批准成立武汉市煤气学校(职业中专)。
4、2000年12月,我校成为武汉市教委首批评估认定的“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5、2001年11月,我校《燃气储配与应用》专业,经武汉市教育局评估认定为“市级重点专业”。
6、2002年3月29日,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机构编制办公室行文批准我校更名为“武汉市燃气热力学校”。
7、2002年4月4日,武汉市人事局批准我校建立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8、2002年7月15日,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我校成立武汉市燃气热力技工学校。
9、2005年12月29日,经市城投公司、市教育局批准改革改制。
二、学校办学的主要范围有:
1、学历教育:集“技校”、“中专”、“大专”、“本科”等学历教育于一身(大本、大专分别与有关大专院校合办),业务上接受市、区两级教育局的领导,有机运作,协调发展。
2、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可以对燃气行业32个工种的初、中、高级工进行培训鉴定,可以对技师进行培训考评。1998—2001年连续三年荣获武汉市社会劳工保障局授予的“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3、由市人事局考核授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设在本校。
三、学校师资建设:
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51人,包括本科学历者37人,专科学历者10人,中专学历者4人。其中,有高级职称者6人,中级职称者20人。另外聘请兼职教授、讲师8人(如燃气热力集团专家熊顺铨)。我校教师整体上呈现出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认真、乐观进去的精神风貌,是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教师链”发生了诸如“青年化”(平均年龄32岁)和“双师型”(文化理论、生产实习)的可喜变化。
四、办学规模:
学校坐落于徐东路,与“湖北大学”及“中科院油料所”毗邻,占地30亩,另有15亩可发展空间。
学校有标准教室18间,计算机教室2间,可容纳100余人的多媒体教室2间,有藏书和电子藏书15万余册、面积140平米的图书馆,两个篮球场以及可供400余人同时就餐的餐厅食堂。有“燃气具修理”、“管工实习室”、“钳工实习室”、“设备修理实习室”等多个实验室。本校计算机教室,有教学用机90余台,并配置宽带上网(可同时装机180台上网)。另有40余台计算机可供学生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拆、装实践练习。
燃气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武汉市和湖北省的“气化率”还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燃气行业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部将是一个朝阳产业。在国家“西气东输”、“川气进汉”这样大的经济工程的背景下,培养大量燃气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据初步调查,大专院校开办“城市燃气”(或“燃气工程”等)专业(系)的很少,而仅仅只是开设了“城市燃气”这类的课程。燃气行业的中专学校在武汉市、在湖北省、乃至在中南地区都只有我们学校这一家。要发展燃气事业,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的确是任重而道远!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形势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越来越明显的突出了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更突出的是对各类技术工人(所谓的“蓝领”)的迫切需求!学校只有准确地把握形势发展的需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才能真正肩负起职业教育者的神圣使命,科教兴国,为祖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振兴中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