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考虑下北汽新能源EV200,相比同级车EV200有以下六大优点供楼主参考:
一是享优待,直接配牌
EV200采用SK三元锂电池,电量达30.4度,综合路况下续航里程可超 200公里,经济模式下续航里程可达260公里,完全能够满足普通车主的日常用车需求。
三是性能优,超过燃油汽车
除了6.2寸智能仪表盘、8寸高清导航触摸大屏外,EV200还拥有机车互联、远程控制空调、远程充电控制与状态监测、无线手机充电等智能功能;更拥有PM2.5空气净化系统、旋钮式电子换挡、坡道防溜坡系统等领先同级车型的科技配置。
四是科技配置高
除了6.2寸智能仪表盘、8寸高清导航触摸大屏外,EV200还拥有机车互联、远程控制空调、远程充电控制与状态监测、无线手机充电等智能功能;更拥有PM2.5空气净化系统、旋钮式电子换挡、坡道防溜坡系统等领先同级车型的科技配置。
五是充电方便
EV200百公里耗电仅15度,按上海白天0.6元一度电计算,百公里电费仅为9元钱,若晚上充电(22点-次日6点),电费则低至0.3元一度,百公里电费不足5元。另外,电动汽车的电机是封闭做功的,几乎没有传统燃油汽车那样换机油、机滤等售后保养,真正省钱又省电。
六是省钱省心
EV200百公里耗电仅15度,按上海白天0.6元一度电计算,百公里电费仅为9元钱,若晚上充电(22点-次日6点),电费则低至0.3元一度,百公里电费不足5元。另外,电动汽车的电机是封闭做功的,几乎没有传统燃油汽车那样换机油、机滤等售后保养,真正省钱又省电。
电动汽车的优势在哪里?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电动汽车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的废气,不产生污染,对环境保护和洁净空气是十分有益的。
电动汽车能源效率已超过汽油机汽车。
电动汽车的应用可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将有限的石油用于更重要的方面。
电动汽车较内燃机汽车结构简单,维修保养工作量小。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在驱动汽车时有时使用12或24块电池,有时则需要更多。
电动汽车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的废气,不产生污染,对环境保护和洁净空气是十分有益的。大家知道,内燃机汽车废气中的CO、HC、NOX、微粒和臭气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酸雾及光化学烟雾。电动汽车无噪声,而内燃机的噪声对人的听觉、消化、内分泌、神经、心血管、免疫系统都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电动汽车能源效率已超过汽油机汽车。在城市里,汽车走走停停,行驶速度慢,电动汽车更加适宜。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电动机可转化为发电机,实现制动减速时能量的再利用。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粗炼后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
另外,电动汽车的应用可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将有限的石油用于更重要的方面。向蓄电池充电的电力可以由煤炭、天然气、太阳能、风力等能源转化。如果夜间充电,还能避开用电高峰,减少费用。
电动汽车较内燃机汽车结构简单,维修保养工作量小。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易操纵。
目前电动汽车尚不如内燃机汽车技术完善,电池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楼主我开的也是北汽EV200,每天上下班加起来50公里,基本上每天回家都会充电,每天也就6-7度电的样子,相比燃油车的话每天差不多就节省50块钱,要是和比较费油的美系车,那样节省的还会更多。在市内代步的话这车真的是非常节省,而且还不限行,综合下来比汽油车要强很多。
目前纯电动车,受制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还不能充分满足实际的需要。就像你了解到的一样,充满电后续航里程不到300km,用于市内通勤还可以,如果用于城际或长途就无法满足了。另外充电时间长达7-8小时,快充也要2-3个小时。技术上仍待突破。
国外汽车厂商,如丰田等电动车的积极倡导者,也不得不妥协,目前把混合动力这种折衷的清洁能源汽车作为市场化推广的方向。欧美等汽车企业对电动车也心存忌惮,尝到苦头后,也对纯电动车持谨慎态度。
另外电动车发展还存在着充电桩建设,规模化等一系列产业性问题,需要再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进入真正的实用化阶段。使电动车现在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不过,毋庸置疑,纯电动车肯定是将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会给汽车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其意义不小于蒸汽机到燃油机的革新。
随着上述技术的成熟,现有的汽车设计和汽车结构(动力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中控系统,人机交互)都将有巨大的转变,传统汽车行业将重新洗牌,老的汽车厂商,即使是现在的大公司,如果不抓住机遇将面临淘汰。
如果你对电动车感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特斯拉Tesla汽车,的确令人振奋。它是目前比较激进的电动车厂商,他们的思路代表了一定的发展方向,虽然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将来市场的主宰着。
说到纯电动车,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关注的方向,的确有许多想说的,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回到现实,说到买电动车,虽然政府有一些财政上的补贴,但我的建议是 - 观望,因为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