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便后要洗手,这句人人皆知的俗语到底有什么道理?

2025-05-22 01:29: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句话相信很多人从小就被大人所教导,而这句俗语其实是有它的道理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离不开手,手的用处太多了,尤其在公共场所中我们难免会触碰到各种东西,而很多东西上的细菌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手很容易被这些细菌所污染,所以人在吃饭前和上厕所之后洗手,是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

一些研究发现,不洗手的手中至少有数十万个以上的细菌,而手指甲缝中有更多的细菌,多达38亿的细菌可以单独隐藏在一个指甲缝中,而一些病毒可以在潮湿和温暖的手上存活长达七天之久。人体的手一般会被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肝炎病毒等30多种病原体污染,所以手实际上很脏,饭前和饭后洗手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这些细菌的风险。

细菌主要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只有在胃肠道进一步传播后才有致病力。因此,第一步是尽量减少病原体进入人体,并洗手以减少受手污染的细菌,包括各种病原体。饭前洗手的重点是减少食物被细菌污染和进入人体的机会,而上厕所之后洗手的重点是因为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手很容易被沾染上,因此应及时将细菌清洗干净,以免受到感染。

所以洗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饭前便后要洗手,平时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最好也是先洗手,将从外面携带的细菌先清洗掉,以免带到家里面,同时也要注意远离不爱洗手的人,他们拿过的食物等等也尽量不要去碰,以免细菌进入体内从而引起疾病。保持爱洗手的好习惯,相信疾病也会从此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