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告诉你吧,今年我一占数学,我觉得我考的很不错。120分成功夺得。详述如下,我是个医学生。大学没学过数学,大四暑假开始进入医院实习。妈的,一天都得呆在医院忙,旷工不给毕业。只有晚上那么丁点时间看书。6月底,老子爆发,依然放弃医学考研。投奔经济学。6月底开始花1个月把数学和经济学课本过一遍。对这两门课有个了解。数学的数理统计部分太烦太多,而且从08年后似乎没再考大题,毅然放弃数理统计部分。考试时发现这个进入棺材的知识点竟然出现在考场上,那种心情就像已经被判死刑般难过。8月初再看一遍课本。花20天。然后再在网上下载了武钟祥高等数学强化教程和李永乐线性代数课程及文登概率课程。白天不能看书,妈的老子就一直看视频,有事就应付。患者最麻烦的。后来9月份开始再看一本课本,和讲义。并总结题目类型和做题思路。我真的没时间做题。我的政治直到11分才开始看那。英语就每天看一下单词。啥都没准备。他妈的越到过年还越忙,来医院体检的人越来越多。没法。我就怀着一颗当炮灰的心,默默的等待考研。在考研的最后一个月,我早已看淡。觉得必死无疑。就又把数学课本看了一遍,经济学课本再看一遍。数学讲义在看一本,题型在总结一次。公式定理在总结一次。然后考了研。做数学时。我的感觉时,只有最后一道我看过的数理统计题我不会。其他的题我都会。但犹豫本人从来都完整的练过。所以做得好慢。也不准确。报的是北京院校。后来分数一出,还好就只有英语比较糟,才40.数学120,专业课110多。总分320多,虽然没上线。不过自我感觉良好。本人最后觉得数学贵在多练和题型归纳这两方面。现在是大五下学期,6月份毕业。本人也有二战之心。共勉!
做题做得少了,课本看的太慢,什么基础660,全真400题,冲刺135都没做,结果数学悲剧了。所以感觉数学一定要多做题,题海战术还是很适合应试教育的
失败者,觉得要多做题,我是题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