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字记载,我国腰牌最早起源于夏商周时代的玉制“牙璋”(即战争时调兵遣将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又称虎符。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伪。这其实就是一种防伪意识,比欧洲的防伪意识要早了二千多年。因此,腰牌贵在成对,否则其无法起到检验真伪的作用。然成对的腰牌却未见记载,著名学者郭沫若在《虎符》一文中谈到了他几十年来未配上一对虎符的憾事,王树村先生的《明宫的厨子腰牌》一文中也未提到一对的用法,因此腰牌又难在成对。
据文字记载,我国腰牌最早起源于夏商周时代的玉制“牙璋”(即战争时调兵遣将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又称虎符。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伪。这其实就是一种防伪意识,比欧洲的防伪意识要早了二千多年。因此,腰牌贵在成对,否则其无法起到检验真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