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也孕育出了独特的姓氏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姓氏,据说最早源于炎黄时期的上古八大姓,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八个姓氏。从这八个姓氏当中又衍生出了许多姓氏,最终形成了中国如今复杂多样的姓氏文化。
然而,历史上也有许多外来人口,来到中国定居后拥有了自己的姓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华夏人的后裔。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其中一个姓氏,安。
安姓在中国人口并不多,资料上显示安姓的起源也有很多,比如中国原有的安姓诞生于春秋时期,名人有秦朝著名的道家方士安期生。除此之外,安姓还有一支非常特殊,它不是来自华夏内部,而是从国外来中国定居的一群人,他们来自秦汉时期的安息国,也就是后来的波斯和伊朗,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应该算是安息国的后裔。
我们知道,在汉朝以前,中西方之间的通道被茫茫大漠和高山所阻隔,直到汉朝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原地区和西域之间的通路才被打通,中国的丝绸等产品这才大量出现在了西亚各国,包括当时的安息国,就与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到了东汉桓帝年间,安息国传到了一个名叫安清的太子手中,但这个太子不喜欢当国王,而是想出家做一个僧人,于是将自己的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叔叔,自己带着追随者来到了中国洛阳宣传佛教,后来在洛阳定居。安清为了适应在中国的生活,还苦读汉语,有非常高的汉语水准。
后来,安清的后人就在中国定居下来,跟随他的一些安息国人也用安息国的“安”字作为自己的姓氏。这部分安息人现在还以安清为自己的始祖。
在中国,安姓出名的人也不多,比较著名的就是安禄山。但安禄山不是华夏原生的安姓,也不是安息国传到中国的后裔,而是康国的后裔。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想跟大家普及一下历史的久远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交流融合,这种后裔之说其实已经不再被重视,但是依然非常惹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