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意是:
1、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他们如同生怕惊动整个世界那样,生怕稍微有点闪失给老人以及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因此他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2、“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老人,代表着已经过去的时代和世界;孩子,代表着未来的时代和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则代表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当然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这段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一家有老有小,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这是中年的责任。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引申】:
最后一段原文是:“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作者: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51年6月3日-2014年7月27日。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车手和小提琴演奏员。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但原则性差。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后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参考资料
金锋、陆洋、梓君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13
《散步》中最后一句话深刻含义: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他们如同生怕惊动整个世界那样,生怕稍微有点闪失给老人以及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因此他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文章在选材上颇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所表现的意蕴却发人深思。
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道德之美。一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和美了。
扩展资料:
当时莫怀戚父亲去世不久,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