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B族维生素有利于正常代谢,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维生素E可以促使血液循环顺畅,调整体内的激素平衡。
2、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血液中的红细胞担负着机体中氧的运输和代谢的重任,如果血气不足甚至出现了贫血的状况,身体自然会产热不足,就容易感到身体寒冷。
3、富含碘元素的食物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身体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转化成能量,从而产生热能,抵御寒冷,如果体内长期缺碘,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不足,身体的御寒能力就会因此降低。
/iknow-pic.cdn.bcebos.com/b7fd5266d0160924d585c5f2da0735fae7cd34b2"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7fd5266d0160924d585c5f2da0735fae7cd34b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7fd5266d0160924d585c5f2da0735fae7cd34b2"/>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做些有氧运动。进入冬季,应适量做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游泳等,起床前可在被窝里做简单的伸展运动,然后转一转脚踝,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2、暖脚。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寒气容易从脚部侵入体内,影响免疫力,每天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放松全身,还能感到暖流顺着脚蔓延至全身,水中可加入艾蒿、姜、肉桂等,起到驱寒效果。
3、多晒太阳。多出门晒太阳,这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提高抗寒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shipin.people.com.cn/n/2015/1204/c85914-27889043.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冬天吃什么可以御寒?多吃这4大类食物可抵御寒冷">人民网-冬天吃什么可以御寒?多吃这4大类食物可抵御寒冷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8/0123/c14739-29780726.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七个方法暖和起来">人民网-七个方法暖和起来
冬季的饮食原则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高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不少老人发生口腔渍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其防治方法首先应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多吃一点羊肉和狗肉.
毒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