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一关牙牙学语
很多留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通过了雅思,英语成绩在国内也算不错,但一到国外,别说听懂课了,就是要听懂老师在讲些什么都很难。
曾在英国求学一年的“海归”钟先生说,刚去英国时,他先报了三个月的语言学习班,然后才去学校上课。他表示,出去后有一个适应过程,读语言班是学会听老师“讲话”的最好途径。
就读于英国某大学的李晶曾在餐厅打工,这段经历对她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语言能力的提升。勤工俭学不仅可以赚到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客人的交谈,可以免费学习英式英语;其间还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世及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可谓获益良多。
另外,有什么事多和同学商量,邀请英国本土同学一块儿逛逛街、看看电影,交往得多了自然也就会说很地道的英语。平时多听广播、多看电视也是提高听力的有效途径。
第二关忍受孤独
在英国学校,住宿都是单人单间,学习生活讲究独立性。很多刚过去的中国留学生因为忍受不了孤独,长期依赖给家里打电话诉苦来得以解脱。留英学生李婷曾把这种思乡情形容为“看见月亮,也会想到它是从父母身边飘过来的”。
英国ALevel在读学生黄晓翔是这样克服思乡情的:出国之前做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思想准备;求学期间写好每天每周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做事、充实生活,不要让自己有时间想事情。而李晶则是通过多交朋友、和同学一块购物之类的活动消除孤独感。
第三关适应教学
国外的考试也和国内不太相同,一年只在最后一个月考试,没有期中考和各种各样的小考。以英国考试为例,试卷里没有客观题(选择题),一般是三至五个开放性的主观题,给每人一份A4的纸作为答题纸,答题要注重自己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观点,没有标准答案。
与国内的授课方式相比,国外的要自由许多,比如可以在草地上课。国外的教学跨度很大,但通常不会太深,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只要做好例题、听懂课堂上的内容,就不会太难。
英国讲究启发式教育,大一就开始上专业课而且老师很少布置作业,所以大部分知识靠的是自学。钟先生当时一周只有一节课,只上一小时。要在一小时内吸收所有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所以学习时遇到难题,就要学会和教授另约时间,多交流、多沟通。
在此我真心希望你学业有成!!!
小凡
祝你一帆风顺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在大学生活中仍保持现在的积极状态,并及时总结经验,你会做得好!加油!!!!
学前先预习,学后再复习。多背多记,总会背下来。不要害怕,多交一些学习一般的朋友,但不能是太自私的朋友,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我刚念完大一,真的很迷茫,但是加油就好了,其他真的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