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农村很流行串门,为何如今串门的越来越少了?

2025-05-24 00:41: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新世纪以来,我只听说过城市里是“各扫门前雪”,住在对门也不一定认识,喜欢过一个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女生,虽然上学一个班,住又住在临近的单元,但是数起来也没去过她家几回。等到鼓起勇气想表白时,我们已经天各一方……说这些,也是邻里之间不沟通,不串门的表现。

而20年前,农村的乡土文化还是挺丰富的。什么串门了,一起聊天,在那里是经常的是事儿。那时的乡亲们过得真是开心啊,我也挺羡慕,一回老家就很开心。小朋友们一起呼喊震天,真自在。而不知不觉的,农村也变为城市了。

20年后,农村经济上去了,大家有了电视,电脑,高端手机一上手就停不了。这,就是不串门的真正原因。按说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反而不再沟通了,电子产品之余,大家感觉到了空虚。对啊,不交流怎么幸福啊,怎么把日子真正过红火?

不说沟通带来的幸福感,单说做生意。你不沟通,谁会跟你签合同,共同合作?你和那位富商只有一面之缘,和这位老板一句话不说,谈个锤子生意啊?人们会和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人合作?才怪!只有沟通了,才知道这个人的产品怎样,才知道那个人讲不讲诚信。这样,生意才谈得来,人们才能真正富起来。农村人本身致富机会不多,更应该通过沟通赚钱。

现在可好,在农村大家却复制了城市里的那一套,实不可取。你去别人家做客,看到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叫手机的东西,爱不释手,待客礼节却被扔到了九霄云外,真是叫人一个透心凉啊。你让来访着怎么待下去?也只好转身离开了。久而久之,就没人串门了。这样真的好吗,我不禁转入了沉思……

如果当初我多去那位女生家几回,和她多说几句话,现在是不是已经脱单了呢?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会多一个朋友,一个重要的朋友,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