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子》中的“道”的理解?
我个人感悟,道就是一种规律,对事物认知的一种规律,只要顺应规律做事,不违背,也就是无为(无为是不违背的意思),那样才能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也就是无不为(没有没做好的)
人类认识事物,我觉得都是由无接触的未知,到无好坏的模糊认识,到对事物片面的好坏认知,再到对事物反面的反向认知,到对事物的有好有坏的理性认知进而趋利避害,最后到对事物无所谓好坏的彻底认同。然后再走向无接触的未知的一个认识循环。
道就是认识到人事物本身有好有坏的特性,进而有所选择的理性运用,做到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那所有人事物的积极一面都能被充分调动,进而达到无不为。
道就是一种规律,物有物的规律,事有事的规律,人有人的规律。
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其中指出道是一元的,道是阴阳主动被动等等的对立二元以及两者造成的诸多影响的客观合体,所以我们做人做事研究物体,都要从对立两个方面还有诸多影响等等全局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看待,那样才能够看清道也就是客观规律的对人事物的利弊甚至全部,进而做人事物只需要扬长避短就可以发挥人事物的最大能效,进而做到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就是永远不违背人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行事,所以没有做不到的事
“元气”和老子的“道”有什么不同?一阴一阳谓之道,气是阴阳对立矛盾体?
你注意一下太极图、
你会发现有,阴阳在左右两边,叫做阴阳鱼,
阴阳鱼有眼睛,阴鱼眼是阳的,阳鱼眼是阴的,说明任何对立一方的内部存在相反的一面。
也就是说,对立双方的任何之一的本身就含有与其相反核心矛盾,
比如阴鱼,阴鱼其内核就含有阳的核心矛盾,但阳被压制,不会被放大表现出来。
那阴阳鱼的互动,也就是对立矛盾在太极、在道这个一元内的互动。
可是这种阴阳对立矛盾的互动产生了一条弧线,就是阴阳之间的那条正弦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就是模糊,就是阴阳本身激烈互动产生的有形道路,就是对立之中的“和“
用道德经的话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句子中讲的”和“(“冲气”,我个人理解为阴气与阳气在分界处的对立冲突产生的一种环境)
我们发现这个”和“是正弦曲线,它会向右弯曲也会向左弯曲。
说明,”和“一定是在阴阳对立的冲突之间,产生的最完美的协调对立矛盾的最佳解决方案。
至于元气,我认为就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德经里没有“元气”二字。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物质,有形物质产生于无形能量)
其中的”无“,我觉得就可以是元气。”无“代表宇宙能量,也带表万物创造力。
“元气”和“无”,如下图所示的最左边的虚线圆
个人感悟,共同分享
老子啊,两千字真没谁会去写的况且两千字这悬赏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