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了15座清东陵当中最富丽堂皇的“慈禧的定陵”和“乾隆的裕陵你,但不幸的是陵墓前后遭到了3次“大洗劫”,我们熟知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就参与其中,他盗走两座最富有的陵墓: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而剩下的13座陵墓是谁盗走的呢?接下来李昆就给大家讲讲。
孙殿英路过清东陵,看到了清东陵的“富丽堂皇”样,后来土匪被赶跑了,同时孙殿英得知此地是清朝帝王的陵墓,于是有了私心。在一晚上的沉思熟虑,孙殿英决定大干一场:盗墓。孙殿英手下得知这是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只要能拿到墓里一件宝物这一辈子都不愁吃喝了。于是盗墓计划很快就有了,先是到处宣传部队要军事演习,将护陵人员一一赶走。
盗墓的结果很好也很坏,好的是宝贝太多了。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了乾隆的陵墓,宫中金碧辉煌一下子就迷住了众人,只要是物品他们就会带走。后来,来到了慈禧的地宫但入口十分坚固,孙殿英不得不使用炸弹将其炸开。清朝晚期掌权人的慈禧,一生奢侈无比,陪葬的宝物更是数不胜数。
活着的乾隆和慈禧不可怜,死了的真有点可怜。此次盗墓用时整整七天七夜,当时孙殿英还征调县里三十来辆大车,这些大车的作用当然是用于运载这些宝物。可想而知,要有多少的东西才能装满三十辆车,此次事件当时轰动了全国。
那是1945年的深秋,日本刚投降,蒋介石在南京盘算着“其它国家大事后来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张尽忠,两人一拍即合,又一次卑劣的盗墓行动开始了。
此次盗墓,这伙盗墓者盗掘了包括景陵、定陵、定东陵、惠陵等在内的一批清朝皇家陵寝,仅2个多月时间,他们就盗了咸丰帝、孝庄太后、慈安及其他6位妃子的陵墓,盗窃珍珠玛瑙、黄金等陪葬品无数,参加盗陵的村民们每人一把。历经三天三夜的疯狂搬运,陵区外围的陪葬墓也不放过,此次被盗的数目远远超过第一次孙殿英的祸害。
既然是盗墓,就会有破坏经过努力共追缴了800多件宝物,这不过是被盗的九牛一毛。随后国民政府展开了大追捕,张尽忠先是到一个小煤矿中,但难逃追捕,最后在狱中病死。而王绍义也是政府历经五年之久才将其抓获,后来被执行枪决。
这个人就是王绍义,他是清东陵盗墓贼第二大团伙的头目。
在孙殿英盗清东陵之前,王绍义只是清东陵附近一伙土匪的小头目,后来这伙土匪被孙殿英剿灭,王绍义便隐居到清东陵西侧的新立村,做起了一个弹棉花的手艺人。600年无人敢盗,也无人能盗。孙殿英去了都摇头只说了4个字。
这个就是明朝皇陵,包括在南京的朱元璋陵墓,到北京的明朝十三陵,共有14个皇帝陵墓,在600年的时间保存完好,目前只有万历皇帝的定陵被官方发掘外,其他陵墓基本上都没被碰过。
明代是个富庶的朝代,而且从朱元璋开始就有厚葬的传统,陵墓修的也是十分宏伟壮丽,想必宝贝一定不少,而且是集中连片的皇陵。但是,为何在这么长时间内,在民国大盗墓时代,明朝14皇陵为何就是岿然不动,无人敢盗呢?
这还要归功于朱元璋,当年他还没发家前也干过盗墓的勾当,总结了不少经验。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也被盗,因此,他改变墓室通道直接通墓室的传统,改为绕道走,而且经常是绕好几道。这一点,让很多盗墓贼无所适从,首先是墓道口不好找
找到了绕半天也无法找到墓室,往往只好无功而返。也许是出于保护目的,明代皇陵选址都是在首都附近,明十三陵在昌平,离北京咫尺之遥。在明代自然是保护很好,而清代为了展示对明朝的尊重和延续,也派重兵保护明朝皇陵。
这两个盗墓贼,在盗墓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把15墓穴挖了个底朝天。
1945年的时候,张尽忠与王绍义等人第二次盗挖清皇陵,这一次他们将孙殿英没有盗挖的皇陵一并全部盗挖,此次盗挖他们一共用了四个月时间。
孙殿英当时第一次盗挖清皇陵的时候,只盗挖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可是十几年后,张尽忠与王绍义等人却将整个清东陵给挖空了,历时四个月时间,大量的文物被倒卖,直到如今也有很多没有找回来。
这次盗挖清东陵的主谋是王绍义,他原本就是一个绿林土匪,在清朝时期就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后来日本侵略中国,他便隐姓埋名在乡间务农,当时日本人统治东北的时候,日本由军队看护清东陵,王绍义有心但是无力打清东陵的主意,后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之后,王绍义便开始积极筹划盗挖清东陵的行动,当时他便找到了张尽忠等人与他们一起盗挖。
这有了行动的指导思想之后,便是浩浩荡荡的盗挖活动,他们还真就不像孙殿英那个时候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的时候还遮遮掩掩,迅速7天之内挖完走人,但是王绍义这一盗挖就是4个月,而且是大张旗鼓的盗挖,清东陵一共有15座皇陵,孙殿英盗挖了2座皇陵,就收获了很多珍宝,他们将剩下的皇陵所部盗挖,珍宝不计其数,当然最后这些东西都没有找回,很多都遗失海外,并且他们盗挖清东陵的时候,几乎跟孙殿英一样就是破坏性盗挖,对清东陵破坏严重。
今天很应景,在农历十月一“送寒衣”的前后来探讨一下,有关清朝帝陵被盗的历史问题。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清朝皇帝的陵墓是被孙殿英所逐一盗毁。但是,事实上,孙殿英并没有将清帝陵全部盗毁。孙殿英只盗毁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一座算不上是帝陵却远比帝陵奢华的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所以说,孙殿英盗掘的这两座清朝皇陵仅仅占清朝十二座皇陵的六分之一。
孙殿英
为什么明明只有十位皇帝的清王朝,会出现十二座皇帝陵墓呢?这是因为在满人入关之前,满清王朝的前身后金政权还有两位奠基性的统治者。这两位就是被后来的满清统治者追奉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和追奉为清太宗的皇太极。满清得天下,离不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二人数十年的经营和管理,但在他二人的手中后金政权始终没有冲破山海关,灭掉明王朝,更不用说入主中原了。所以,这两位后金政权的创建者最终都是含恨而终(努尔哈赤死于宁远之役,宁远之役袁崇焕利用坚城利炮重创后金,努尔哈赤在撤兵途中病愤交加而亡。皇太极之死尚无定论,比较可信的说法有两种,其一、皇太极死于多尔衮的刺杀(刺杀原因是多尔衮与庄妃幽会,被皇太极撞见后,多尔衮索性就杀死了皇太极;其二、皇太极死于痰病,据《清史稿》记载,皇太极死之前曾大量进服清痰止咳功效的药物)。
努尔哈赤
在皇太极死后不久(皇太极死于1643年,满清入关是在1644年),满人便铁骑入关,夺取了朱明王朝的天下。夺取天下,入主关内后,顺治皇帝继位,是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依照汉制,追溯其父亲与祖父为太宗、太祖,并进一步修缮了他们的陵寝,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寝为“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为“昭陵”,除此之外,后来的满清统治者们还将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铁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世以及伯父礼敦、叔父塔查篇古的尸骨重新收敛,以帝王之礼安葬到“永陵”之中。这三座位于关外的陵墓,因为其处于后金政权的盛京辽宁,因此被称为“盛京三陵”。而“盛京三陵”因为其地处东北,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等缘故,所以才使得“盛京三陵”在清末民国年间一直没有被盗。
清皇陵鸟瞰图
讲完满清入关之前的“盛京三陵”之后,我们就要讲一下满清入关之后的陵寝,满清入关后的陵寝按地理位置可以划分为“清东陵”和“清西陵”。且“清东陵”是满清皇室的一大陵寝集中区。清东陵并非如其字面所表述的那样是一座陵墓,而是满清入关之后所营建的葬有五位皇帝、数十位嫔妃,近一百三十多位公主的皇家园陵。清东陵包括“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东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在清东陵中包括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雍正帝
但是,这座经几世修缮经营的“清东陵”并没有“盛京三陵”那么幸运。在清东陵中以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座帝陵为首的超级墓葬群中,除过被传是“衣冠冢”顺治孝陵未被民国军阀所盗掘毁坏外,其余尽数被盗毁。其中毁坏最为严重的就数被孙殿英盗掘的乾隆皇帝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当然,孙殿英盗掘裕陵和定东陵之后,此等暴举很快就引起民国各界的轩然大波,但是,这件惊天大案很快就被孙殿英摆平。在引发巨大的社会舆论之后,孙殿英自知不保,于是他就用墓中所获的夜明珠、九龙宝剑等珍宝,买通了蒋介石夫妇、戴笠和以宋子文为首的民国四大家族头目,这个盗掘帝陵的惊天大案,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民国史上著名的有舆论无结论的“有头无尾”案。
乾隆皇帝
孙殿英此举,让蒋介石夫妇和民国的四大家族头目们尝到了盗掘帝王陵墓的“甜头”,于是在1945年抗张胜利后,一次规模比孙殿英更大,手段比孙殿英更恶劣的“二盗清东陵”就上演了,这次盗墓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在蒋介石夫妇的默许下,各方势力的盘杂中所进行。
嘉庆皇帝
作为这支盗墓队伍领头人之一的张尽忠,其身份很是微妙(在此暂且不表,感兴趣者请自行查询相关资料)。除却张尽忠之外。这支盗墓队伍中还有一个领头人,这个人他为了盗掘清东陵,真可谓是挖空心思,他曾潜伏于清东陵附近三十年有余,常以弹棉花的手艺人示人,他通过三十余年的弹棉花他从当地居民的口中,探听到了很多有关清东陵墓道的秘密。当然,此人除去弹棉花手艺人的身份外,还是当地的土匪头子,此人就是王绍义。当苦苦打听清东陵相关秘密三十余年的王绍义逐渐掌握了,康熙皇帝“景陵”、咸丰皇帝“定陵”和同治皇帝“惠陵”的墓道构造后,他与张尽忠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对清东陵最惨绝人寰的一次盗掘。此次盗掘共计掘墓十一座,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盗掘“景陵”、“定陵”和“惠陵”。
道光皇帝
在看完这几座清朝陵墓被盗之后,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那就是——清朝其他皇帝的陵墓都去了哪里?它们有没有被盗?
咸丰皇帝
首先,我来解答一下“清朝其他皇帝陵墓都去了哪里?”
正如上文提到的一样,对应“清东陵”自然就会有“清西陵”。那么清西陵,自然就是安葬清朝其他皇帝的去处,并且在清西陵还包括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的公墓。与清东陵相对应,加上溥仪的公墓后(溥仪最初被葬于八宝山公墓,后迁葬清西陵)清西陵也安葬了五位皇帝。这五位皇帝分别是“雍正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
同治皇帝
其次,我来解答一下“清西陵有没有被盗?”
与“盛京三陵”相比,“清西陵”多少有点凄惨,但是与曾经被两次盗掘的“清东陵”相比,清西陵真的很幸运。因为,整个清西陵只有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掘,其余陵墓均为被盗。那么,清西陵中唯一被盗,至今尚未确定是被何人所盗掘的“崇陵”?只留下这样一段记载,清光绪皇帝“崇陵”于1938年秋被一伙不明身份的军人盗掘,后经“崇陵”附近居民说,这伙不明身份的军人,极有可能是当年参加修建工程的工匠勾结军阀亦或是冒充成军阀的土匪所盗掘。
宣统皇帝
总之,关于清朝帝陵被盗掘这件震惊海内外的大型盗墓事件,其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亟待后人去探索。
当时孙殿英带领士兵到北方去绞杀奉军兵匪,机缘巧合之下知道有人在打算挖掘满清的墓葬,他就立刻带兵前往把别人赶走,但是这期间他们只盗了两座陵墓,后面他被调离这个地方,没有办法继续盗墓。正好因为国内内战,所以当时跟着孙殿英盗墓的一个村民看到这个地方没有人管,所以就生出了盗墓的念头,拉着村里人一起干,甚至后面当地官员都有一起参与,盗了剩下的十三个墓。
自古皇家的墓葬都会有专人来打扫,并且祭奠,清东陵也是一样。他周围的许多村子住的都是守陵人,他们对这里陵墓的布局非常清楚,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参加了皇陵的修建。而当时孙殿英知道可以盗墓,就四处搜集这些懂得墓构造的村民,让他们跟着一起盗墓。在他们这些人努力的寻找之下,找到了两座陵墓的入口,从这里面拿出了很多的金银财宝,但是在孙殿英盗墓以后就受到上下一片喊打声,最后盗出来的宝贝很多送给了权贵,后来又被调离这个地方,没有办法再继续盗墓了。
在他之后二十多年,日本战败,北方地区被我们国家军队接管,但是立马又开始了内战,战士们被派到了前线征战,东陵一代只有少数的百姓组织的民兵。这时候当年跟着孙殿英盗墓的一个村民看到这里没人管,就升起了再次盗墓的念头,而且还喊了当时他们村的一个人一起干,这个人以前是一个土匪,后面做了一个弹棉花的手艺人,听说这种好事立马就去联络了很多人。
这些人找到了各个墓葬的入口,找一堆炸药,装作在山上开采石头,私下里在地下炸开那些陵墓,趁机盗了太后的陵墓,但是这个事情后来被人举报,受到当地官员的职位,他们拿一些经营财宝上下关系打点好又继续盗墓盗了同治帝的墓葬,他们不仅把宝物都拿走了,还毁掉了人家的尸骨,他们又打算挖掘康熙的陵墓,和老百姓一起借着要打倒满人的名义把他们的陵墓毁掉,而且还分了很多珠宝给参与这件事情的百姓,甚至有一些当地的干部也带着自己的人干起这件事情不久之后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人扫了一遍。
虽然这件事情后面被揭发了,国共两党还抓捕这些人追回了不少的宝物,但是清点这些陪葬品的时候绝大部分都不见了,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现在整个东陵已经没有什么文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