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汗露止汗的原理是:铝盐类成分在接触皮肤表面后,会溶解于皮肤表面汗液或水分,从而变成啫喱状。这个过程大大减少了分泌到皮肤表面,以水的形式存在的汗液流量;其核心成分是铝盐。
由于洗浴等日常动作,吸收汗水的铝盐成分会从皮肤表面分离,所以流汗量又会恢复正常。氯化羟铝本身,除了抑汗作用外,也是一种抑菌成分 ,所以含有氯化羟铝的止汗剂,同时可以抑制汗味和体味,因为汗味/体味的来源主要是细菌分解汗液中蛋白质而产生的代谢物。
止汗剂要少用
从药学角度看,止汗剂的原理是合理的,但从生理学角度而言,强行止汗是不合理的。如果一味地人为抑制出汗,时间一长会导致毛孔堵塞,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另外,一些人还会对止汗剂中的某些物质过敏,严重时会引发接触性皮炎。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郑宝勇表示,出汗是一种重要的代谢方式,我们不能完全抑制它,所以止汗剂一定要慎用、少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止汗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止汗剂、勤洗澡就能搞定出汗多?小心也惹来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