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2025-05-23 02:14: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胃肠病,指的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研究人员指出,约有80%的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而石化工作者,在长期的繁忙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不健康饮食方式极易导致慢性胃炎发生,这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很大损害,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1.发病原因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一方面与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偏食、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的食物、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急性胃炎亦是引发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原因。

2.主要症状

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部钝痛、恶心、呕吐、嗳气、呕血,以及腹泻、贫血、舌头发炎、打嗝、胃痛、胸闷、泛酸等。

3.治疗手段

(1)无论哪一类慢性胃炎,在急性发作期均可用抗酸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均可使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胶体铋可保护胃黏膜并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腹痛明显者可同时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或普鲁苯辛等。但年老且伴有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者忌用。

(2)可服用胃复安(或吗丁琳)及消胆胺,前者具有抑制呕吐、增强胃窦部张力、加快排空、减少胆汁反流作用,可以改善腹胀症状及减轻胆汁对黏膜的刺激及损害,消胆胺能交换吸附胆酸,减少胆酸对胃黏膜的损伤,故适用于有明显胆汁反流者。

(3)口服抗菌药物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须服用抗菌药物。

(4)猴头菌片及维酶素片,均可服用,对缓解症状,改善炎症有一定效果,但需要较长时间服用。

(5)萎缩性胃炎胃酸低或缺酸者,可服胃蛋白酶合剂。

(6)慢性胃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有下列情况则应考虑手术:

大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慢性浅表性胃炎经积极治疗,症状可完全消失,而病理改变则需经数月以至数年才能恢复正常,其中有部分可发展为萎缩性胃炎,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癌,故对萎缩性胃炎患者应作定期胃镜追踪,发现有严重不典型增生者则应早期手术治疗。

4.预防措施

(1)改善饮食方式。慢性胃炎的发生与不良饮食方式有极大关系,因而改善饮食方式、优化饮食结构非常必要。日常膳食中,应养成定时进食、细嚼慢咽、清淡饮食的良好饮食方式,纠正暴饮暴食、嗜食辛辣刺激食物、酗酒等饮食习惯;还应注意的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做其他事情,也不要饭后立即活动,以保证胃部功能的正常运行。

(2)调整心理状态。石化工作者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且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因而学会良好地调试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和释放压力很重要。研究人员发现,焦躁、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亦可导致胃部不适,长此以往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因此,良好心理状态的保持,对于慢性胃炎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3)正确用药。大部分口服药物,尤其是西药,对于胃黏膜都会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害。因此,服用药物应严格遵照医生嘱咐和药物使用说明,讲求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