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怎么影响你的健康的?

会头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到处都是竞争
2025-05-19 15:50:4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压力,尤其是中青年群体,脱离了学校这个安乐窝,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社会带给人的压力!


图源:网络


这是生存的压力!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加大,神经系统会发出相应的信号,来抑制免疫细胞的运动,从而影响到免疫系统抵御疾病!


是不是很可怕?当我们心理压力过大时,免疫系统反而在降低,这意味着我们更容易生病。


不仅如此,研究发现精神压力会让冠心病复发风险大幅提高,可诱发短暂性心动过速加重心脏负担;心理压力大还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让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两倍。


《柳叶刀》曾发表过这样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患有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男性,工作压力过大会有致命危险,这会让其猝死风险增加68%。


一项基于美国女士健康倡议的研究表明,遭遇巨大的压力后,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也会提高。该项研究的作者认为,外界压力会导致人体分泌过多皮质醇,这会刺激肝脏中葡萄糖的产生,增加胰岛素抵抗。


压力过大还会诱发短暂性心动过速,还会影响心脏代谢及内皮功能障碍、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这很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脏疾病。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压力山大真不是一句戏言,它真的会危及我们的健康状态,搞不好还会危及我们的生命!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远离压力的威胁呢?


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  多点爱好,多点个人时间


很多人的压力往往从工作中来,尤其是中层领导,上下受气,往往背负着沉重的任务,很容易让人产生压力。平时可以多培养一些爱好,如手工制作、园艺栽培、养宠等,可以让人更积极的面对生活,让人很快的从抑郁情绪中走出来。


2、远离寂寞,多交点朋友


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产生压力,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不利于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压力,对健康不利。可以多交朋友,多与朋友交流,调查显示性格开朗、喜欢与朋友相处的人往往拥有更健康的心脏。


3、目标淡然,要懂得适可而止


前面我们也有讲到,压力的产生离不开高强度的KPI,我们可以适当的放松压力,不要将目标定得那么高,这有助于减少挫折和压力。同时树立一个明确的可行性更高的目标,对我们来讲更好,调查显示,这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遇到压力,或者感到特别难过,不妨多想想,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好好放松放松,这说不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参考资料】

[1]郝亚琳,刘诗月. 心理压力加大会抑制免疫细胞运动[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1,(08):77.

[2]张冕,王方,曹雪. 压力大时怎么办?各国居民都有独特减压方式[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1,(10):73.

[3]燕声.压力山大,更易中风[N].保健时报,2021-11-04(004).

[4]董超.压力大  心脏怕[N].保健时报,2021-11-18(001).

回答2:

很多人会把压力一种情绪或心理状态,没错,但它更是一种贯穿在我们体内的身体反应,就像电路板上的电流那样。
当压力出现得过于频繁且持续时间过长时,它产生的反应不仅仅会影响到你的大脑,还会对你全身的器官与细胞造成伤害。
- 1 -
影响心血管健康
遇到压力时,你的肾上腺会释放压力荷尔蒙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它们在你的血液系统中穿行,可以轻易到达血管和心脏。
肾上腺素会使你的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时间长了还会引发高血压:
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会令你的内循环或血管中的内覆组织无法正常运行:
科学家们发现,这些还是产生动脉硬化及胆固醇斑块化的早期诱因:
同时,它们还会增加心脏病或中风的患病几率。
- 2 -
影响正常消化功能
当你的大脑感受到压力时,会激活你的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中神经纤维间的联系,你的大脑向肠道(或者说肠神经系统)传递了压力的信号。
除了会让你紧张外(肠胃颤动),还会打断有节奏的肠胃收缩(正是这种收缩帮助食物蠕动进胃里),导致肠道易激综合症,同时使你更容易患上胃酸、胃灼热。
通过肠神经系统,压力还会改变肠道细菌的成分和功能,这可能使你消化不良,甚至影响你的整个身体健康。
- 3 -
不止让你变胖而已
既然说到消化功能,那么,长期处于压力之中是否会使人变胖呢?
答案是肯定的。
肾上腺皮质醇会增加你的食欲,它会向身体释放饥饿信号,促使你去进食大量高热量食物和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储存。
肾上腺皮质醇甚至可以释放更高级的信号,让身体多余的卡路里转化为内脏脂肪或皮下脂肪。
这种类型的脂肪可不仅仅是会让你变胖这么简单,它还会释放压力荷尔蒙及和免疫系统相关的化学物质,大大增加慢性疾病的患病几率(如心脏疾病和胰岛素抵抗)。
同时,压力荷尔蒙还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免疫细胞。原本免疫细胞可以帮助抵御外来病菌治愈外部伤口,但慢性压力会抑制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进而增加身体受感染的几率,延缓身体的自愈速度。
- 4 -
影响寿命
如果你想更长寿吗,那你更要减少慢性压力了。因为它会让你的染色体终端变短,而染色体的这个端粒恰恰影响着细胞的寿命。
每次细胞分裂的时候,染色体端粒帽保证着细胞可以正确复制细胞的遗传代码。同时随着细胞的分裂,它们也在不断变短。当染色体终端太短时,细胞也就无法再分裂了,这意味着一个细胞的死亡。
不仅仅是这些,慢性压力还会从更多方面去危害你的健康,比如痤疮、脱发、性功能障碍、头痛、肌张力、精神难以集中,疲劳、还有易怒等症状。
你的生活将始终充斥着压力,重要的是你的大脑和身体如何去应对。如果你能够将这些压力视为可以控制的挑战,而非无法抗拒的威胁的话,相信你的生活一定会更加高效健康。

回答3:

压力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对立统一的,就如Greenberg所说,“健康与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压力与健康也一样。人在社会中生活及整个生命过程中,不能没有压力,也不能压力过大超过人的负荷。压力只要适度,对人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压力过大则是不利于人的健康的。

一、压力影响健康的生物学基础

当压力应激源出现,传递到外周感受器,经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导致身体儿茶酚胺上升、胰高血糖素上升等反应;同时,通过大脑皮质、边缘系统下丘脑分泌的内啡肽、催乳素、ADH、GH、ACTH等上升,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GC上升。

研究认为,交感亢进与原发性高血压、甲亢、神经性皮炎和偏头痛等有密切联系;而副交感亢进与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等心身疾病有密切关联。由此可见,当压力“爆表”,从而导致身体、心理各种不良状态的出现。

二、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压力调节作用

身心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相互联系。“心身医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社会心理因素是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导致人的心理应激从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基本因素;尤其是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社会工作及生活环境等等;社会因素作为应激源,引起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及行为的改变。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事件对人体产生应激,如果应激状态强烈而持久,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就会影响健康,甚至导致精神和躯体疾病。

社会因素有减缓人的压力的作用,也有加强人的压力的反作用。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为了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因此,社会因素对压力是有调节作用的。

technology-792180_640.jpg

三、谈谈压力感受,应对方式和健康影响

应激心理学家拉扎卢斯Lazarus说,“压力是对个体无力应对知觉到的心理和生理威胁时的反应”。当压力出现时,势必影响一个人的身心状态,会导致相应的各种疾病。

344634510484388000.jpg

当压力出现,导致身体的各种不良状态影响健康时,我们的身体反应系统也将会作出各种应激反应,去应对这些状态,达到调节、“灭火”的作用,从而使身体在“压力——不平衡——调节——平衡”的良性循环中进行运转和新陈代谢。

四、如何进一步增强压力的自我管理能力

亚历山德认为,心身疾病的特殊冲突理论,即某些心理冲突与特定类型的心身疾病有关;而霍妮则认为神经症不仅可以由个人经验造成,同时也可以由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特殊文化环境造成。

378196871493305957.jpg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唐姆斯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类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心态来改变他们的生活”,因此,通过调节我们的心态,是可以调节我们的身心压力,从而改善我们的健康的。

首先,要树立整体健康观。压力、疾病与健康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是互相影响的,需要统一来看,因此,树立整体的健康观非常重要。

其次,认识健康和疾病的心身交互作用基础。健康与疾病是“孪生姐妹”,是相伴相生的,没有疾病就无所谓健康,没有健康也无所谓疾病。他们通过身体、大脑、神经反应系统等进行交互作用,从而实现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三,提高健康自我调节能力。面对压力时,除了外部客观压力的减少外,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自己身体状态进行自我调节。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身心状态,通过饮食、起居、作息、运动、行为习惯等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保持健康。

回答4:

压力大可以导致记忆力减弱,发现经常性头晕和头痛,平时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吃饭饮食都很差。
首先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人们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