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1、白蛇传传说
白蛇传传说,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杭州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白蛇传传说是白蛇白娘子的故事,白蛇传又名白娘子传奇、雷峰塔传奇等。
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为白娘子(白素贞),携青蛇小青来到杭州西湖,与药店伙计许仙(宣)相遇相恋结姻,复遭和尚法海横加干涉等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
2、孟姜女的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 其故事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编写,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从战国时期开始就见端倪。 2006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表演艺术
1、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北京市门头沟区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太平鼓是一种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传统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
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被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狮舞
狮舞是中华各族民间舞蹈之一,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民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
2006年5月20日,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1、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共计30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2.长城
3.敦煌莫高窟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
8.武当山古建筑群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0.丽江古城
11.平遥古城
12.苏州古典园林
13.颐和园
14.天坛
15.大足石刻
16.明清皇家陵寝(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清西陵、江苏明孝陵、北京十三陵、辽宁盛京三陵)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18.龙门石窟
19.都江堰—青城山
20.云冈石窟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2.澳门历史城区
23.安阳殷墟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5.福建土楼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27.中国丹霞
28.荔波小七孔
29.杭州西湖
30.元上都遗址
有故宫,颐和园,万里长城,平遥古城,还有敦煌莫高窟等等。
侠溪的皮影戏,扬州的漆器,苏州的丝绸等
长城,故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