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导致的。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四组肌肉,同时参与才能完成,并且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平衡。如果是存在神经系统的疾病,就容易导致出现平衡失调,可以分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或者大脑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指肌肉的正常运动情况下出现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和协调发生紊乱以及出现不能维持机体姿势和平衡的状态。能够引起共济失调的原因主要分为四类,一个是因为身感觉障碍而导致出现了共济失调;另外是一个是小脑的疾病而导致的,比如肿瘤或者小脑缺血等;第三个是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这与听神经有关系;第四是大脑型共济失调,也就是因为大脑的疾病导致脑功能的障碍从而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小脑性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症状,患者的力量非常好,但是运动的灵活性,协调性都是明显的减退的。导致共济失调的通常有以下的原因,第一,要注意脑血管病,如果患者出现小脑血栓、脑干等部位的血栓,会造成行走不稳,指鼻试验不准等供给失调的表现,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相应的病灶;第二点,也要注意一些脱髓鞘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也能够影响共济失调的;此外,如果患者出现酒精中毒、维生素B12缺乏等也会导致出现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