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忧县有个叫上岩家村是那个镇?急

湖南忧县有个叫上岩家村是那个镇?急
2025-05-15 13:12: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攸县辖15个镇、5个乡:城关镇、黄丰桥镇、酒埠江镇、桃水镇、鸾山镇、皇图岭镇、网岭镇、新市镇、丫江桥镇、渌田镇、柏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石羊塘镇、湖南坳乡、坪阳庙乡、槚山乡、莲塘坳乡、鸭塘铺乡。攸县夜色城关镇
  面积:24.05平方千米 人口:9.53万人 邮编:412300 代码:430223100 全镇辖14个社区、3个村委会:永佳、胜利、联星、雪花、百花、联西、蔡家坳、西阁庵、西街、中街、东街、北街、建设街、文化路;胡公庙、江桥、万古桥。镇政府驻地北街大巷。 《大清一统志》载,五代梁楚国迁攸县治所于此,以后历为县治。清同治《攸县志》云:“昔时攸城树梅,故有梅城之称。”1930年设梅城镇。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取民族复兴之义称复兴镇,旋更名中兴镇。1950 年属一区,1953年正式建城关镇。1958 年属火箭公社(湖南地名网:1958年撤镇改为人民公社),1961年改城关公社,1981年复置城关镇。2005年鸭塘铺乡的胡公庙及上云桥镇的万古桥、江桥等3个建制村划入城关镇。
  酒埠江镇
  面积:142.6平方千米 人口:30786人 邮编:412313 代码:430223102 全镇辖3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江东、江南、江北;酒江、社田、白石冲、草田、大坪、慈丰山、瑶贝、木璜、白竹、色江、酒木、大屋场、芹佳洲、潭家垅、吏塘、普桥、雄心、普联、柘双、东塘、东田、官田。镇区人口6759人。镇政府驻油货坪。 此处坐落在位水上游江畔,系上下船只停泊之埠,江边曾开设酒铺,原名酒铺江,后演变为现名。1950年为酒江乡,1956年并入慈丰山乡,1958年为卫星公社, 1961年析置酒埠江公社,1981年8月于原酒埠江公社境内建立县辖酒埠江镇,1984年镇社合一建乡,同年撤乡建镇成为今酒埠江镇。
  桃水镇
  面积:96平方千米 人口:3.75万人 邮编:412303 代码:430223103 全镇辖2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桃水、泉塘冲;小集、油布坳、泉塘、三里、竹塘、夏泉、湾田、褚家桥、甘蔗桥、竹如山、辽冲、谢家坪、桃水、盘塘、睦塘、老君潭、周家冲、睦田、清江桥、杨木塘。镇政府驻桃水。 此地为桃水汇入清江水口处,清同治《攸县志》录此地名,地因水得名。1950年设桃水乡,1956 年并入老君潭乡,1958 年改八一公社,1961年为老君潭公社,1969年乡(社)政府机关从老君潭迁至桃水,1984年撤乡建桃水镇。
  皇图岭镇
  面积:243平方千米 人口:6.8万人 邮编:412309 代码:430223105 全镇辖3个居委会、48个村委会:西街、市坪高枧;双源、双泉、瑞泉、阴泉、长岭、双和、新和、龙和、共和、高和、湖塘、富厚、龙塘冲、港口、楼下、谭家、桂阁塘、丹塘、笔增、笔田、笔塘、皇新、皇图、长华、长竹、长桥、河峰、河田、河西、河良、市城、市先、市前、鹏江、鹏富、山关、中田、龙上、安丰、界头、芳联、芳冲、高龙、新乐、朋乐、三星、三龙、师塘(攸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辖50个村、4个居委会)。镇政府驻皇图岭镇。 “皇图”地名由来有二,一曰某朝皇帝建官选址,曾派员到此勘测绘图,因土质轻薄未选取,因取名皇图岭;二曰此地多黄色土壤,本名黄土岭,后以谐音演变为皇图岭。原皇图岭镇1950年属三区,1956年置皇图岭乡,1958 年为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皇图岭公社,1984年建镇。原市上坪镇1950年为市上坪乡,1958年撤乡并入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市上坪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8年撤乡建立市上坪镇。原高枧镇1984年撤公社建立高枧乡,1998年撤乡建立高枧镇。2007年1月皇图岭镇与市上坪镇、高枧镇合并,新设皇图岭镇。
  网岭镇
  面积:99平方千米 人口:31800人 邮编:412307 代码:430223106 全镇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南北街;罗坪、慈头岭、杨家洲、里旺、竹实冲、新陂、涟滩、槐塘、西塘、良江桥、北联、东冲、陶和、龙形、大新、北坪、小坪、笙塘、荷叶塘、洞井、宏市。镇政府驻地:网岭集镇文化路。 此地中间高处为一大岗地,周围低处是农田,看去似鱼网撒开之状,故名网岭。1950年属二区,1956年析置网岭乡,1955年为卫星公社,1961年析置网岭公社,1984年建镇。
  新市镇
  面积:137平方千米 人口:4.63万人 邮编:412304 代码:430223107 全镇辖3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南街、北街、协塘;吕家陂、大桥头、福寿湾、长茹、打古堆、山门、观塘冲、桐梓、龙家场、易清潭、桐树、新市、新中、新联、回龙、回湖、回武、光明、文和、文普、文明、庚子、平江、平升、平田、方龙、方兴、盘陂、白竹、钟联、钟桥、钟先、排楼(攸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辖34个村、2个居委会)。镇政府驻颜家岭。攸县 此地滨临攸水中游西河畔,曾新建一市场,故名新市。原新市镇1950 年为新市乡,1956 年为桐树下乡, 1958 年为和平公社, 1961 年析置新市公社,1984 年建镇(湖南地名网:1984年由公社改称新市乡,1985年撤乡置新市镇)。原钟佳桥镇1950年属五区,1958 年为金星公社,1961年析置钟佳桥公社,1984年置乡,1998年撤乡建镇。2007年1月新市镇与钟佳桥镇合并,新设新市镇。
  渌田镇
  面积:99平方千米 人口:42519人 邮编:412317 代码:430223109 全镇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八角;存阳、存高、存联、存垅、五丰、五星、五一、陂垅、楼塘、渌田、江塘、江英、江联、江口、大联、大洲、群力、群新。镇政府驻地渌田。 相传古此地树木甚多,从五峰山发源之溪水流经此地大垅,水清如镜,名为渌溪,素有治渌水灌良田之称,故名渌田。1950年设渌田乡,1958 年为友谊公社,1961 年析置渌田公社,1984年2月复置乡,1988年建镇。
  柏市镇
  面积:186.5平方千米 人口:12059人 邮编:412311 代码:430223110 全镇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柏市;泉康、泉塘、风塔、石桥、富头、库前、温水、中洲、湖厂、坪峰、樟井、墙背、龙下、柏市、塔院。镇政府驻柏树下。 镇以此地田垅中有一参天古柏命名。1950年属四区,1956年置柏树下乡,1958年为燎原公社,1961年改柏树下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9月撤乡建镇,改为柏市镇。
  大同桥镇
  面积:52.7平方千米 人口:27008人 邮编:412304 代码:430223111 全镇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善桥;界江、大板、丁家龙、罗谭、观南、观东、观西、大岭、大同、何岭、旷桥、新塘、善化、善胜、土楼、老虎塘、黄沙桥、新虎塘、回头垅。镇政府驻地谷公坳。 镇以境内1929年修建的一公路桥名命名。1950年置大同乡,1956年更名大同桥乡, 1958年撤乡并入和平公社,1961年析置大同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9月撤乡建镇。
  菜花坪镇
  面积:155平方千米 人口:5.37人 邮编:412316 代码:430223113 全镇辖1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菜花;菜垅、菜坪、菜塘、流和、流塘、谭安、谭洲、谭桥、东南、东郊、东联、苏西、苏江、苏塘、苏州、旺田、旺龙、青塘、址陂、马址陂、白龙、白联、白艳、小塘、潘塘、高塘、高联、大和、竹美、竹丰、竹万。镇政府驻。 此地原有块百亩大坪,常种油茶,春天菜花盛开,清香袭人,故名菜花坪。原菜花坪镇1984年由公社改称菜花坪乡,1997年撤乡建镇。原高和乡1961年成立高和公社,1984年撤社建立高和乡。2007年1月菜花坪镇与高和乡合并,新设菜花坪镇。
  石羊塘镇
  面积:80平方千米 人口:34200人 邮编:412301 代码:430223115 全乡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谭家垅;恒树垅、南田、杏塘、郭家洲、贺家坪、达水桥、老屋垅、星合、明塘、洲上田、汤家垅、黄家垅、佳台、佳联、八合冲、扶竹冲、杏甲台、金坑、罗家桥、老虎岩、市大、界市、花石垅。镇政府驻谭家垅。 相传古人曾于此地附近塘中挖出一石,形为羊头,故名石羊塘,久之,地以塘名。1950 年属十区,1956年置石羊塘乡, 1958年撤乡并入八一公社;1961年析置石羊塘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8年撤乡建立石羊塘镇。
  黄丰桥镇
  面积:163.68平方千米 人口:2.6万人 邮编:412306 代码:430223118 全镇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湖丽坪;昭村、严塘、乌井、东岳山、南溟、丰陇、万新桥、杨滨、大丰、吉林桥、阁前、庙背、广黄、广志、大塘、广寒、石联、满江、兰头、晓曙、燕山、塔前、爱塔。镇政府驻黄丰桥。 据清同治版《攸县志》记载:此地,杨塘陂水,源出广黄,在出水口处,古时建有一座三拱石板桥,以枫树多而得名“黄枫桥”,尔后五谷丰登,人们遂称“黄丰桥”。镇以桥名。原黄丰桥镇1956年为黄丰桥乡,1958年改燎原公社,1961年更名黄丰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湖南地名网:1988年建镇)。原兰村乡1950年设兰村乡,1958年为星火公社, 1961年析置兰村公社, 1984年复置乡。2005年元月原黄丰桥镇与原兰村乡合并成新的黄丰桥镇。
  鸾山镇
  面积:259.32平方千米 人口:26794人 邮编:412312 代码:430223119 全镇辖1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建新;琴陂、庙下、咸弦、咸周、新和、东院、利洞、邹家坊、上垅、江冲、上坪、陶坪、江边、龙会、南岸、南源、皮佳、老漕、东冲、漕联、新漕、七里、桃源、三联、殷江。镇政府驻陶坪村。 据清同治《攸县志》记载,此地一山独耸,如鸾起舞,故名鸾山,镇以山名。原鸾山镇1950年为二区,1956年置鸾山乡,1958年为星火公社,1959年更名鸾山公社。1984年复改鸾山乡,1994年建镇。原漕泊乡1961年为漕泊公社,1984年由公社改为漕泊乡。2005年原鸾山镇与原漕泊乡合并设立新的鸾山镇。
  丫江桥镇
  面积:160.64平方千米 人口:4万人 邮编:412305 代码:430223120攸县 全镇辖1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双江;石牛头、学堂坪、仙石、杉岭下、庙湾、铁炉塘、皮冲、增佳台、皮家如、严湖、良源、河源、新田、盆上、烂木塘、王佳久、高潮、阳家台、高峰、田峰、双峰、明月、新桥、安山、栗山、桐山、双富、中华、和平、团仓、头度、塘陂、新江。镇政府驻丫江桥。 发源于严仙岭的两股溪流,在此地汇合,形成“丫”形,前人于此架有两座石桥,故名丫江桥。原丫江桥镇1950年为丫江乡,1956年更名丫江桥乡,1958年改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丫江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4年建镇(湖南地名网:1995年撤乡建镇)。原大桥乡1950年置大桥乡,1958 年撤乡并入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大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2005年大桥乡与丫江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丫江桥镇。
  上云桥镇
  面积:81.92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12300 代码:430223121 全镇辖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枫岭;老头岭、高车头、马坊桥、尹佳向、上云桥、附塘陂、七里坪、 李家巷、宋家洲、冯家坳、青塘、杨柳、高岭、瑶塘、江南、乌坳、高岸、候联、候市、圳江、宏文、大屋、对江、沙陵陂、田富、虎形、宏田(攸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辖28个村)。镇政府驻枫岭。 镇以境内一座两搭石板平桥上云桥命名。原上云桥乡1950 年属一区,1956 年置上云桥乡,1958年撤乡并入火箭公社,1961年析置上云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7年撤乡建镇。原沙陵陂乡1950 年属八区,1956 年置沙陵陂乡,1958年撤乡并入幸福公社,1961年析置沙陵陂公社, 1984年复置乡。2005年沙陵陂乡与上云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上云桥镇,以原沙陵陂乡和上云桥镇(不含万古桥、江桥2个建制村)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上云桥镇的行政区域,原上云桥镇的万古桥、江桥等2个建制村划入城关镇。
  湖南坳乡
  面积:105平方千米 人口:24500人 邮编:412309 代码:430223204 全乡辖19个村委会:土田、沙洲、杜口、龙井、高田、半山、下垅、田安、田黄、田立、田心、大兴、大瑞、车塘、黄村、自岭、自村、自友、崇新。乡政府驻油婆坳。 昔此地有一永湖,其南邻山坳,故名湖南坳。1961年建湖南坳公社,1984年撤社建立湖南坳乡。
  坪阳庙乡
  面积:100.4平方千米 人口:26094人 邮编:412309 代码:430223205 全乡辖21个村委会:联和、宁家坪、联盟、龙兴、龙中、龙旺、坪双、坪塘、坪台、坪龙、坪泉、公平、中心、桐岭、双松、双凡、双雅、龙泉、冲台、南洋、笔伍。乡政府驻杏花坪。 此地原有南坪王庙、朝阳观,故名坪阳庙。1950 年属四区,1956年置坪阳庙乡,1958年撇乡并入东风公社, 1961年析置坪阳庙公社, 1984年复置乡。 槚山乡 面积:118平方千米 人口:2.5万人 邮编:412305 代码:430223207 全乡辖21个村委会:上湖、宝山、南岳冲、灯龙桥、沙峰、止步前、龙盘洲、地木冲、黄泥冲、湖沙垅、大仓、株形、坪田、网金、仓下、武佳龙、巷口山、潘田湾、贺家湾、伏陂、张家如。乡政府驻炉下。 原此地山上盛长茶树,“槚”为茶树之古称,故称槚山。1961年成立建新公社。1962年改名为槚山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立槚山乡。
  鸭塘铺乡
  面积72.95平方千米 人口3.1万人 邮编:412300 代码:430223212 全乡辖19个村委会:洪家洲、坪源、泥脚巷、茅坪、宝塘、双桥、西洋垅、邱家垅、牛头湖、杉园、奥林、黄泥塘、龙湖、谢家、桐坝、白日冲、杨木港、发龙、阴山港。乡政府驻洪家洲。攸县幽谷风景 乡名来源一说因境内洪家洲村猪婆塘下的小垅形似鸭头而得名,一说因此地塘坝较多,素以养麻鸭闻名,又开设了孵鸭店铺,故名鸭塘铺。鸭塘铺乡辖境民国时期分别属马鞍乡和南田乡。1950年6月,辖境内成立6个乡,其中茅坪、宝塘、牛头湖、桐坝、发农5个乡属第十区管辖,龙湖乡属第一区管辖。1956年6月全县撤区并乡,辖境内6个乡,合并为牛头湖乡,乡址设在牛头湖洄水湾,下辖坪洲、坪田、坪塘、林塘、演塘、新塘、头中、宝塘、坪江、坪冲、头星、头联、头林、湖晶、龙湖、桐坝、桐塘、发全、杨木港、同心、阴山港22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老君潭、石羊塘、牛头湖三个乡合并成立“八一”人民公社的第五(牛头湖)、第六(发农)、第七(龙湖)、第八(茅坪)四个大队。“八一”人民公社社址设在现鸭塘铺乡政府驻地。1959年1月,“八一”人民公社更名为鸭塘铺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体制调整,鸭塘铺与老君潭、石羊塘分设。鸭塘铺境内4个大队分成20个大队,259个生产队。1984年4月,鸭塘铺人民公社改称鸭塘铺乡。原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组。 鸭塘铺的行政区划进行过多次调整。1952年从睦田乡划入现牛头湖村的肖家、何家二个组和现邱家垅村的上胡宝坳、下胡宝坳、南前冲、毛厂里、樟鸡冲、油榨塘等六个组归鸭塘铺管辖。1956年将宝塘乡的株形、坝上、石宝坳、柏木塘四个组划归现上云桥镇乌坳村。1958年又从睦塘乡划入现洪家洲村的上铺、下铺、新屋、李家四个组和现邱家垅村的大余岭组归鸭塘铺管辖。1981年将龙湖大队的江弦、蔡家坳二个组和原胡公庙大队的廖家、王家、黄家、樟树下、谭家洲五个组以及现在的湖东化机厂、县氮肥厂、二一四队、县农机一厂所在区域全部划归城关镇管辖。2005年3月又将胡公庙村15个组整体划入城关镇管辖。
  莲塘坳乡
  面积:292.47平方千米 人口:5.56万人 邮编:412315 代码:430223213 全乡辖50个村委会:新华、新民、新龙、 新朝、沿龙、沿仓、 柘合、山背、春联、 双沿、同联、铜罗、 同心、新丰、盘龙、 盘联、巨建、巨田、巨中、巨西、巨洲、春洲、春龙、春塘、春风、阳升观、月龙、联龙、大龙、谷星、沈和、中江、凉江、星坪、山田、山和、上村、先锋、居联、幽居、下洞、洲上、下田、高楼、银坑、璜坑、银塘、枧头、南水、西冲。乡政府驻同联。 因此地长岭坳下有两口相连之塘,故名连塘坳,后演变成莲塘坳。原莲塘坳乡1950年置莲塘乡,1956 年更名莲塘坳乡,1958 年撤乡井入幸福公社, 1961年析置莲塘坳公社, 1984年复置乡。原凉江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4年撤社建立凉江乡。原银坑乡1961年设银坑公社,19?年改公社为银坑乡。2005年凉江乡与莲塘坳乡合并设立新的莲塘坳乡。2007年1月银坑乡与莲塘坳乡合并,新设莲塘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