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8岁的孩子讲性病知识

2025-05-23 01:22: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根据权威资料,90年代末,世界上每天有100万人感染性病,每年产生淋病病人6200万,梅毒病人1200万,其它性传病原体感染病人1.5个亿,发展中国家是性病重灾区。
  我国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有目共睹,疫情已成燃眉之势,占中国人口六分之一的年轻人,正日益受到性病的威胁。

  68在不洁性生活后,出于对自己和爱人负责的态度,请去医院检查是否感染性病和艾滋病。 69不要以为性病很容易治疗...
  故事:
  性 ,与饮食、睡眠一样 ,是一种自然的需要 ,这个道理一般人都懂得。在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中 ,有一半以上与“性”有关的问题。家庭性教育应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人生必修课 ,父母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而 ,对于孩子的性问题 ,应该是“顺其自然 ,有问必答”。然而 ,在许多家庭中 ,与性有关的问题 ,只是父母斥责与惩罚孩子的内容之一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 ,父母们变得格外紧张焦虑 ,似乎孩子的问题防不胜防了……满怀好奇心的少年15岁的柳焱犯了一个“错误” ,父母感到非常棘手 ,不敢对外人说 ,于是请来了研究青少年性教育的小焱的伯父。

  在那个初秋的夜晚 ,爷儿俩在月光下聊起了一个小柳羞于启齿的问题。

  ——小焱 ,长这么高了 !怎么不说话 ,打蔫可不好 ,这不符合你的年龄特点呀。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了 ?跟伯伯说说。—— (哭 )伯伯 ,我 ,是我不好 !我犯错误了 ,爸爸打我是为我好。

  ——唉 ,大小伙子哭什么 ,男儿有泪不轻弹嘛 !说说是怎么回事 ?

  ——暑假里 ,表姐住在我家 ,我 ,我好几次偷看她换衣服 ,她不好意思说我 ,是让我妈撞见了 ,告诉了我爸 ,爸爸打了我 ,还让我写检查。

  ——你爸 ?嗨 ,真是乱弹琴 !你写检查了吗 ?给我看看。

  —— (哭 )我写了两次都过不了关 ,爸爸说要是我再不深刻认识 ,要去告诉老师 !我是团支书 ,让同学知道看我笑话,今后还怎么有脸见人 ?您帮帮我吧 ,我去拿 ,这是我的第三次检查。

  —— (念 )我从小和表姐玩得很好 ,她比我大 4岁 ,已经上大学了 ,我应该尊重她。暑假表姐住在家里我非常高兴 ,我们又可以一起玩了。妈妈警告过我 ,说男女有别 ,别随便到表姐的房间去 ,可我没重视。有一次 ,我去拿东西 ,表姐正在换衣服 ,可她也没有赶我走 ,我突然发现 ,表姐身材真美 ,细细的腰、高高的乳房 ,皮肤白皙 ,像世界名画中画的一样。我当时感到全身热血沸腾 ,脸也红了 ;可表姐只是转过身去 ,把连衣裙穿好。从此以后 ,我老想找机会看看表姐的身体 ,就经常赖在表姐的房间不走。

  我犯了严重错误 ,这是流氓行为 ,是我的思想意识有问题……

  —— (把那份检查撕得粉碎 )小焱 ,我能理解你 ,你不用检查 ,我去做你爸妈的工作 !只是 ,偷看表姐换衣服不合适,有许多正常渠道可以学习性知识嘛。我带来一本书 ,讲的就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你看看其中有关彩色插图和解释。最近有一个叫“男孩女孩”的、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展览 ,我陪你去看看 ,有不懂的我讲给你听。

  由于青春期生殖系统的发育逐渐成熟 ,处在性萌动期的青少年 ,自然就产生了对性的关注。这些突然到来的性好奇、性冲动、性羞怯 ,往往因心理冲突而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人在成长中产生这些生理上的急速变化和随之而来的心理上的剧烈反应 ,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必然经历的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些知识应当早一些让孩子们知道就好了。但目前 ,在学校和家庭中的青春期的性教育方面 ,总是羞羞答答、遮遮掩掩 ,这是因为部分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在性观念上还比较保守。

  性探索的困扰

  如果你对一个饥饿的孩子说 :“你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 ,等 20岁以后才能吃饭 !”这似乎很荒唐 ,可是许多成人对于孩子的性问题的态度 ,就是这种“红灯式”教育。

  18岁的小张两次割腕自杀 ,幸亏发现及时被救。但是父母不理解 ,一向学习优秀的儿子有什么想不开的事 ,非得走上绝路。经心理医生与小张深入交谈得知 ,他在班上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女同学 ,近来因学习紧张 ,那女同学与小张有些疏远 ,小张归结为自己有手淫行为。

  小张因为自己的自慰行为有自责感和罪恶感而自惭形秽 ,走上轻生道路 ,这说明他的性心理不够健康。但追究小张轻生的原因 ,父母有很大责任。小张从幼儿时期就有手淫行为 ,父母一发现 ,就骂他“不学好、小流氓 ,臭毛病” ,并多次打他的手 ,让他手背后罚站。可他的手淫行为并未克服 ,而是转入“地下” ,尽量不让父母发现 ,却使他形成严重心理障碍。

  困扰青春期男孩的问题中 ,性代偿行为和自慰行为是最常见的。在我们平常接到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来信中 ,男孩女孩们也经常问及这一问题。据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调查 , 80%— 9 0%的男孩都有程度不同的自慰行为 ;性代偿行为则是通过观看与性有关的材料或偷着异性肉体而满足性冲动的行为。

  传统的性观念中 ,常常对“手淫”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 ,并将“手淫”与品德连在一起 ,与所谓肾虚、体弱、性功能障碍等相联系在一起。而近年来的研究证明 ,青少年的自慰行为一般是在性欲亢进时产生的 ,因而有缓和性紧张的积极作用。所以 ,对于青少年由于“手淫”而产生的自责感、罪恶感和对后果的恐惧 ,应该给以科学合理的解释 ,以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情绪问题。关键是 ,家长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持理解与宽容的态度 ,并给以正确的疏导。

  性欲是在青少年性成熟的同时自然而然产生的 ,但也不能不择手段地加以满足 ,现实问题是 :青少年必须学会婚前“禁欲” ,也就是要达到“性自律” ,只要教育得法 ,这是可以做到的。

  难以释放的能量

  性 ,客观地说 ,是生理与心理上的一种能量 ;是能量 ,就有一个合理利用和释放的问题。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 ,不仅在身体外形上发生了突变 ,而且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 ,特别是性器官的机能也迅速发展和成熟起来。性欲冲动是这一时期最强烈的性心理反应 ,学会控制性欲冲动 ,使性的能量得到合理的施放 ,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和程度之内 ,既关系到青少年性心理的塑造 ,又关系到他们的人格与性观念的健康。

  小冬是一名初三的男生 ,他因近来感到迷茫 ,走进心理咨询室。小冬说 :“我发现一进入青春期 ,我的有些好朋友学坏了。他们名堂可多了 ,比如 :骂人、旷课、为了女孩打群架 ;尤其是‘泡妞’ ,就是总与一些比较‘疯’的女孩在一起瞎混。我看见 ,有几个男生经常骑自行车带着女生 ,而且让女生坐在前面自行车大梁上 ,很不雅观 ,他们被交警抓住罚了款 ,竟出言不逊 ,有两个同学 ,还骑车跑掉了。第二天 ,他们还在同学中吹牛 ,说自己跑得多快 ,并讥笑被罚款的同学。”

  小冬说的这些现象是在青春期的男孩中很常见的。因为他们需要释放性的能量。以越轨行为为荣 ,或是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常常是一些青春期少男少女自我表现的方式 ,但这样做的确有很大的危险性。对青少年罪犯的调查说明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中 ,有 40%以上是因一时感情冲动而造成 ,这与性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在异性面前 ,为了逞能,不惜铤而走险。还有一种 ,是青少年的团伙犯罪 ,是一种从众心理在起作用 ,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就会一哄而起,许多青少年的抢劫、强奸、偷窃案件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小冬说他参加了学校的管弦乐队 ,觉得受益匪浅 ,在活动中男女同学可以互相帮助 ,共同钻研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如何表观音乐的意境 ,比一个人独处好多了。他说他还特别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在比赛中 ,如果有女生在旁边加油、喝彩 ,心理就特别舒服 ,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心理医生说 ,这就是最形象具体的性能量的释放 ,能够得到异性的称赞和承认 ,有机会与异性接触 ,就满足了正常的心理需要 ,这也叫做“异性效应”。

  从青春期发育 ,到正式结婚进行合法的性生活 ,正常人一般要经历十几年至二十年的时间 ,国内外性教育专家形象地称这个阶段为“性待业”。

  要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青少年就必须学会把握自己 ,做到性能量的合理释放 ,但作为父母 ,首先要肯定男孩女孩的交往是应该被允许的 ,然后再与孩子探讨如何进行健康的交往。如果抽象地支持异性交往 ,而又以种种清规戒律具体地反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那怎么能使孩子们心服口服呢 ?例如 ,光天化日之下的小组与集体的异性交往都是很安全的 ,利用电话交往 ,不也是很自然、也很安全的吗 ?千万不要把孩子逼得以谎言应付父母 ,那样就很危险了。这是谁的错青少年应在与异性交往中学会交往 ,这不仅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 ,而且关系到青少年性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性道德决非纸上谈兵 ,而应在生活实践中形成。

  在我们的传统性观念中 ,母子、父女等不同辈分家庭成员之间的性关系 ,被称为“乱伦”。在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 ,笔者发现 ,“乱伦”的个案不在少数 ,尤其是在保密性较好的热线电话和书信咨询中 ,每年都有数例。

  曾有一位大学生进行门诊咨询 ,因为他曾经在给母亲的茶水中放进安眠药 ,想与母亲发生性关系 ,因药量小而未起作用 ,他便退却了。他承认有“恋母情结” ,并且从此假期不敢回家见母亲。应该认识到 ,故意的“乱伦”行为与恋母情绪显然是两回事。

  现在有些家庭中 ,独生子与母亲的关系容易过于密切 ,尤其是在父亲工作忙碌、忽视妻儿的情况下 ,有些男孩充当了母亲的“情人”。笔者曾接待过一例这样的个案 ,一名 18岁的高三男生学习学不进 ,原来十分优异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已经不能与心理医生正常对话 ,经初步诊断是精神分裂症。而据陪同他的亲友说 ,因为他的母亲与父亲感情不睦 ,母亲一直与儿子同睡一床 ,如今母亲生病住院 ,儿子竟是这样下场。

  这样的孩子从小被溺爱 ,心理幼稚 ,且孤僻、不合群 ,

回答2:

为什么要给他们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