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外出打仗时心里想的肯定是亲人和妻子。
士兵思乡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情感问题,而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大问题。处理不好分分钟会导致兵变。因此,历代都在这件事上做了很多努力。虽然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他们或多或少缓解了远征军士兵的乡愁。
汉朝的时候,士兵可以让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参军,还可以让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参军。为了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汉朝还为士兵家属设立了专门的粮库。这可能是长期抗击匈奴和西域最合适的方式。士兵可以无忧无虑地战斗。
唐朝也采用了和汉朝类似的方式。如发放津贴,给予他们在边疆地区土地和房产。从初衷来看,这是一劳永逸的安置方法。然而,政策是政策,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西北边疆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远不如内地,长期生活极其困难。
如果士兵不具备服常规兵役的条件,或者他们的家人不能参军,他们的乡愁如何解决?一些朝代的一些军队采取了更无耻的贩卖妓女的做法。
西汉时期,军队进行了远征。在那个时候,养妓女并不流行,但是军队经常带女人。这些女人不是来一般的家庭妇女。他们大多数是移民到边境的罪犯的妻子和女儿。
毕竟,这是解决士兵和家人思乡问题的权宜之计。士兵流动性很强,不允许像平民一样住在家里。因此,一些武装部队采用了定期服役的方法,明确规定士兵可以在几年内返回家乡,以确保他们的士气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受影响。
总之,乡愁不像表面上的粮食、饲料和武器等实际问题那么重要,但它是维持军队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人是有血有肉的情感动物。没有家我们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