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土地改革为什么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2025-05-20 22:03:0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国的富农,人数虽然不多,在农业经济中也不占重要地位,但在土地改革中对它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对农村其他阶层,特别是中农,影响很大。

毛泽东对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提出了三点理由:

第一、是土改规模空前,容易发生过左偏向,如果只动地主不动富农,则更能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并防止乱打乱杀。

第二、是过去北方土改是在战争中进行的。“战争空气掩盖了土改空气,现在基本上已无战争,土改就显得特别突出,给予社会的震动特别显得重大,地主叫唤的声音将特别显得尖锐。”如果暂时不动富农,待到几年之后再去动他们,政治上更有主动权。

第三、是现在已经形成了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而民族资产阶级是与土地问题密切联系的。暂时不动富农,就能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拓展资料:

土地改革,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大调整,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产权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因此关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可以说一直都需要进行。

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村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回答2: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和生产力。但是那只是暂时不收拾富农,等到了地主被收拾之后,再收拾富农。也就是钝刀子卸猪腿,慢慢下刀子。等到富农明白过来,也就完了。

毛主席曾说不要四面出击,要拉拢一帮人站在我们这边,别到处惹是生非,敌人要一个一个的收拾,远交近攻。结果敌人收拾完了,自己也成为孤家寡人鸟。

拓展资料

土地改革,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大调整,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产权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因此关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可以说一直都需要进行。

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村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2014年11月11日获悉,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多部委参与制定的土地改革总体方案已成形并提交审议,预计最快可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推出,并在2015年安排试点。

参考资料:土地改革百度百科

回答3: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东北、华北以外的全国新的解放区展开。这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的,党面临的最大课题已不是如何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也在于此。《土地改革法》强调了满足贫雇农的土地要求和团结中农这两条基本原则,它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规定要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对缺地的下中农还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尤其是在对富农的政策上作了重大的改变,由过去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征收其多余土地及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那么,这次土地改革为什么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呢?第一、革命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就是打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此,人民解放战争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援,为了满足占农村人口百分之...... (本文共计2页) [继续阅读本文] 赞

回答4:

1. 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
2. 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3. 有利于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完成和迅速恢复发展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