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纠正孩子厌学心理的对策
一、父母对子女学习状态的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
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绝大多数求学时期都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一段历史的空白使许多人的机遇与他们失之交臂。长期以来没有满足求知欲所产生的失衡心理使其中不少人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孩子在超负荷的运转中,就积蓄了对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厌恨,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父母要经常帮助子女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计,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低估。这样,才能使子女处于自信而步子不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的心理状态。如果个别家长不善于客观地分析子女的实际情况,过高的期望不进行适时的调控,而是一味地为子女买参考书,约法三章,要求每次考试每门功课一定要考多少分,排第几名,这样做往往造成学生厌学、畏学,进而弃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悲剧。
二、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孩子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家长适当地降低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孩子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在孩子每一次作业、考试或是成长经历中表现有进步时,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他没有理解学习的真谛,你可以让他给自己订一个目标(想考的学校),不管他现在成绩怎么样,目标都让他向高处订(让他自己选),这个学校一定有一个地方吸引他,让他很想去,从而去学习。或者再给他谈一下未来,不要一味地否定他,给他两种假设,一种是他继续这样颓废下去,去一个差生学校混日子,没大学读,去超市当收银员,去搬砖,去没有空调的地方给别人打杂....而他工作时,他的同学却在念大学,花着家里的钱吃喝玩乐谈恋爱。另一个假设是他奋发图强学习,被别人尊称为学霸,考入好的高中(忘了说了,至少在我们这里,越好的高中越轻松生活越丰富,越差的高中越苦逼)好的大学,出了大学找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然后用闲暇时间出去旅行娱乐。把他的未来讲的细一点,至少百分之90的人选择了这两条路结果是这样的。我就是如此,我有一个目标,我要考浙附,那里制度松,高二走班制,伙食好,有西餐,教室高科技,去了差的学校什么都没有了。自从我有了这个目标,我学习就跟打了鸡血了一样。希望这个愤青可以喜欢上学习,有个很好的未来。
纯手打,望采纳。
找心理医生,还有可能你的孩子不适合这方面
如果孩子是因为成绩差导致的厌学,家长可以给孩子提前做一个升学规划,有很多的升学方案可以选择,可以根据孩子的成绩规划出最有利的升学方案,早帮孩子做规划,孩子在升学时才会更轻松达到升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