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案例
临近国庆节的一个傍晚,在北京市朝阳门外的一间出租房内,来自山东潍坊的农村姑娘钟军英神色黯淡。7月份,她高考落榜后来京打工,其间看到了一家美容美发学校的宣传单,于是报了名。一个半月后培训结束,小钟虽然拿到了中级证书,但并没有学到预期的手艺,更没有得到学校承诺的“月薪2 000元以上”的工作。她说:“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的,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这样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受骗案例
农民工小丽(化名) 是一家制衣厂的员工,在制衣厂一干就是三年多,工资虽然不高,但也比较稳定。据小丽讲述:小丽一直嫌自己的脸蛋太瘦,显得比较尖酸,不够可爱。老板也曾说小丽的面相太刻薄,不招财。就连自己的男朋友也相信面相之说,把自己赚不到钱的原因归责于小丽的面相不旺夫。
这种种原因让小丽下定决心去丰脸。但小丽来回跑了好几家整容医院,都被高昂的价格拒之门外。后经过工友的介绍,小丽终于找到了一家整容小诊所,价格比整容医院要实惠很多,急于想丰脸的小丽也顾不上这诊所是否有相关证件什么的,就毅然决然地进行了面部整形。
首先,小丽先在医生的“引导”下,注射了脸部的双颊,由于小丽在制衣厂的工资并不高,所以总会跟医生讲价。据小丽讲,当时医生态度很好,每次都会给小丽优惠价。加之注射效果十分明显,这使得小丽更是兴奋极了。
但是没过多久,小丽发现自己的脸又凹了下去,这让小丽十分生气。于是便找医生询问,医生给予的答复是材料是会被身体吸收的,需要再次填充。半信半疑的小丽在医生的反复游说下,在自己的太阳穴、苹果肌等多个部位都进行了整容注射。
多次注射后的小丽似乎确实是拥有了一副自己满意的胖脸蛋。但是好景不长,一年后,小丽的面部多处出现浮肿,五官也开始变形。小丽逐渐开始怀疑这与一年前的丰脸注射有关。
小丽开始害怕。但是取出填充物2万的手术费用又让小丽不断安慰自己不会有事。随后,小丽的眼睛也开始浮肿,整个脸部都开始变形,头发也开始脱落,脸部变得十分恐怖。小丽不禁后悔:当初真不应该盲目去“整容”,更不应该贪小便宜去小诊所“整容”。
诱惑分析
该骗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 宣传扑朔迷离;2. 费用低,通过免费体验吸引眼球。
案例警示:
美容美发骗局通常会以免费体验、低价团购作诱饵招揽顾客,一旦进店就会强迫消费者购买产品或办理消费卡,否则不让顾客出门或收取高额的体验费用。当消费者花费巨资试图达到改造自己的目的时,却往往发现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会取得反效果,在维权的过程中也会遭遇重重困难。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农民朋友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上诉三条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在接受美容美发服务时,一定要保存好相关消费凭证,才能做到后期举证有据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