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关于内阁有什么用

2025-05-11 00:27: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用现在的话说,皇帝相当于国家主席,内阁就相当于国务院,内阁大臣相当于国务委员,内阁首辅就是总理了。
中国的内阁制度由明成祖朱棣设立,在朱元璋执政期间,因担心丞相胡惟庸权力过大而以谋反罪名废除宰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而之后的皇帝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处理政务,便在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大学士作为秘书兼顾问,于明宪宗成化(1465年—1487年)首辅制臻至成熟。后来内阁权利越来越大,开始直接帮皇帝批阅奏折(蓝批),皇帝只要盖章就行了,其内阁首辅大臣权利和原来宰相无异。但明代内阁大臣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五品官,但通过六部尚书兼任的方式获得管理国家的权利。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内阁制度,将内阁大臣的品级提高至二品,但其权力始消减,部份首辅权力转移至总督均分,而自雍正时期后,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在政治决策上的地位。但直到清朝灭亡,内阁都是名义上国家最高行政机构(不包括皇帝)。

回答2:

辅政,相当于智囊团

回答3:

明朝内阁权力大,相当于秘书处,类似于联合国的那种,处理国家大事,再上报给皇帝。
清朝的内阁了解不多,貌似人打酱油的

回答4:

明内阁权力大辅

回答5:

内阁建立的本质都是皇帝既想找人干活又不想人分弱皇权。是皇帝成立的智囊团和咨询机构和秘书队伍,整个封建社会,皇权都是在不断集中的。
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后,内阁逐渐掌握大权,这些人没有宰相的名分,却有宰相的地位,内阁这群人实际上掌握了相权,他们可以在群臣给皇帝的奏章上附上自己的意见,最著名的张居正就是内阁首辅大学士,他的明显欺负了小万历。所以后来皇帝弄了一帮子无根的太监来对付无耻的读书人,所以大明朝就乱了。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们实际上在政治上已经不起太大作用。清朝满人,他们前期有个议政王制度,后来成立了军机处,军机处的实际作用相当于明朝的内阁,而且军机处的权力不如明朝内阁。所以清朝真正的内阁大学士们也就只能自己去养花遛鸟写书去了。比如纪晓岚之流是大学士但政治上并没太大地位,和珅军机大臣,那就万千宠爱集一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