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更大。
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一位意大利军官向本国政府写了一份报告,《关于在天津附近武库中所发现中国新式军用物资报告单》。在这份清单中,我们赫然发现,清军的武器装备根本不次于八国联军。清单所列如下: 36门克虏伯大炮,口径87毫米(1897年德国埃森制造),折合3.41英寸,其中大部分仍装在箱中。 60门克虏伯大炮,口径70毫米(1897年德国埃森制造),折合2.75英寸。 42门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口径57毫米,折合2,24英寸。 42门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口径47毫米或1.85英寸。 42门大炮,其中一部分为诺尔登费尔德式,一部分为上海机器局制造,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10门速射机关炮,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20门小口径的速射机关炮。 3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3万把刺刀、军用品及其他。 据《义和团运动兴衰史》记载,在天津城保卫战中,守卫天津的是正规清军——武卫军,约2.5万人,另有芦勇、保卫军、安卫军,排枪队,1万余人。同时还有直隶各地赶来增援的义和团,多达5万人。 八国联军方面,在大沽口登陆的士兵为1.4万人,总共携带火炮89门。7月12日,进攻天津的联军陆续增加至1.7万人,其中进攻天津南门的4500人联军,携带火炮24门。而联军的单兵武器基本都是各种步枪,比如德国士兵,使用的是1898式毛瑟步枪。此为后装单发步枪,枪支重量3.9 公斤,长度1.1075 米,有效射程800 米。意大利士兵使用的是马林瑟-卡尔卡诺91步枪。日本士兵使用的是30式步枪,最大射程可达3700米,是联军中射程最远的步枪。 从武器库的清单可以看出,总体对比,清军无论从士兵规模与武器数量、质量,均不比八国联军差,甚至有些还要强。武器库的中武器,足可以再装备一支同样规模的联军。
清军整体失败,总体与武器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人们能够想到的其它因素,大概只有军队素质,训练方法等,这些方面肯定无法与八国联军相比。因为清军中,士兵素质最高的武卫军也是学习的西式训练方法,购买西式装备。武卫军只是学习了皮毛,他们都是由淮军、甘军、毅军改编而来,传统的勇营制度影响很深,各种弊端凸显,比如粮饷供应不足,后勤保障不力等。战争打的不仅是武器,还有士兵素质、国家体制,甚至是文明程度。一个信奉女人裤子、便桶、尿壶可以守城的清军,焉有不败之理。
这个情况并不准确。八国联军侵华时已经是1900年,当时的清政府已经经过洋务运动,很多先进的火枪大炮都已装备到普通士兵手中。清军的武器虽然良莠不齐,但和八国联军比起来,也不会输得太多。当时清军之所以一败涂地,一是因为军队腐败,军纪混乱;二是领导层犹豫不决;三是训练方法和战略战术失误导致,并不全是武器装备的差距造成的。
其实八国联军的大炮威力和当时的清政府的大牌威力不相上下。之所以八国联军打赢这场战争,主要是当时的清政府无能。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其实武器等级都差不多
只不过我们的弹药质量不行
甲午海战时期
我们的弹药是买外国的
炮弹里面有很多是沙子
打出去也只是一个铁块而已
如果当时我们的弹药跟他们一样
那么,十八国联军应该也打不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