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包括旅游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形式多样,地质遗迹丰富多彩,是世界上地质遗迹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有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云南的石林、安徽的黄山、广东的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都以其独具的特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属性等可分为下列6种类型:标准地质剖面,如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辽宁鞍山白家坟花岗岩;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等。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世界奇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等。地质构造形迹,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及三个整合遗迹等。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如安徽黄山奇峰;澎湖列岛的地形景观等。特大型矿,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内蒙古白云鄂博、中国稀有金属和宝石明珠新疆阿尔泰伟晶岩、黑龙江大庆油田等。地质灾害遗迹,如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系一寒武系地层中的地震遗迹、河北唐山地震遗迹、云南东川市泥石流及防治遗迹等。
至1997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929处,其中含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约160处左右。至1998年,我国已建森林公园920余处,其中国家级295处。其类型可分山岳型、湖泊型、火山型、沙漠型、冰川型、海岛型、海滨型、溶洞型、温泉型、草原型及园林型,前9种森林公园的地貌主体皆与地质遗迹密切相关,或含有一种或多种地质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