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称谓,朝代,成就和特点或地位

2025-05-16 12:23: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孙思邈(581-682)称谓妙应真人。唐朝。 主要成就有编写《千金方》,《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被誉为药王。特点医德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是一位真正的道士。孙思邈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

回答2:

中文名:孙思邈 别名:药王
籍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出生地: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581年
去世年月:公元682年 职业:医药学家道士
宗教:道教 代表作品:《千金翼方》、《千金要方》

回答3:

孙思邈的主要成就:编写《千金方》、《千金要方》, 编写《千金翼方》 ,誉为药王。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
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
《旧唐书》提到孙思邈“自注《老子》、《庄子》”,两书唐宋以来史志书目皆无著录,久已失传,故其关于道家思想的主张不得而知④,唯蒙文通先生《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据赵秉文《老子集解》第六章“谷神不死”句,得孙思邈注佚文一条:“谷神,虚而灵者也。